吸煙的生理功效

尼古丁恰恰可以藉「黏在乙醯膽鹼接受體」之功,成為「接受體促進物」(Receptor Agonist);亦有能力抑制(甲向乙)回收多巴胺之舉動。

看一些英語殘片,最感覺到不自在的是,見到男主角(有時甚至女主角)在關鍵時刻,施施然掏一支香煙出來,慢條斯理地點着了,深深地吸一口。尤其是在談情的時候,男女主角身體緊貼,面對面,嘴唇快將要碰在一起之際:你能想像到那充滿了煙臭的口氣,直往對方衝過去,是不是十分煞風景?還有的是,歌星在台上演唱,表表者例如甸馬田,一支接一支地吸。他可算是瀟灑。現場觀眾豈不受罪?

很多創作人都抽煙。原來,香煙中的「尼古丁」能刺激身體中的一個「乙醯膽鹼接受體」。本來,「乙醯膽鹼接受體」只會被「乙醯膽鹼」刺激;之後,可以增強「認知/分析」的能力(Neuropsychopharmacology, Vol. 35, pp. 1429-1439)。但偏偏尼古丁也能做到:是因為「乙醯膽鹼接受體」未能認清楚對象,誤會了?還是尼古丁懂得模仿,於是將「乙醯膽鹼接受體」欺騙了?那可是不得而知。

增強愉快的感覺

尼古丁又能藉「抑制神經細胞回收一些神經傳導物」(例如「多巴胺」),從而增強愉快的感覺。稍解釋神經細胞傳遞訊息的方法。比方,甲神經細胞要將一個訊息,傳送給乙神經細胞。甲會沿着它的軸突,發放一個電流到軸突的「尖端」;之後,尖端分泌「神經傳導物」(例子之一,正是上述這個「多巴胺」)。後者黏上乙「樹突尖端」的接受體,會啟動另一個相若的電流,奔向乙細胞的本體。就這樣,完成「神經傳導」。在完成任務後,「神經傳導物」會被甲回收。

所以,若想要將一個神經訊息延長或增強,可以第一,促進「接受體」的「接收能力」,或者第二,抑制那神經傳導物「回收」的機制。尼古丁恰恰可以藉「黏在乙醯膽鹼接受體」之功,成為「接受體促進物」(Receptor Agonist);亦有能力抑制(甲向乙)回收多巴胺之舉動(Synapse. 2014 Feb Vol.68, pp. 45-60)。多巴胺會帶出一個被獎勵的感覺。一旦回收機制被抑制,多巴胺久久不被回收,愉快感覺便延長/增強了。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顧小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