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的視覺文化博物館M+將於11月12日開幕,同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亦將於明年7月開幕,將有910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香港展出,其中一級文物共有166件。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系列」10月16日邀請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請他現身說法,談談「香港故宮」的由來、博物館的定位和策展方向。
學歷史要「鑑古知今」
吳志華演講的題目是《歷史視角下的故宮和故宮文化》,他先從普羅大眾了解「清代歷史」的「宮鬥劇」說起,如《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這是否代表故宮文化呢?」他說,「我們首先要知道,故宮是什麼,故宮文化又是什麼?」
「故宮的第一個定義,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民國之後才叫故宮,之前叫紫禁城;故宮的第二個定義,是一座博物院。故宮文化便是由明、清的宮殿和博物院構成,這包括建築、文物和歷史。」他說:「故宮的歷史涵蓋了明、清兩代500年,這是中國歷史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時期,許多歷史事件都在這座紫禁城內發生。」
第一部分是紫禁城的建築。故宮位於北京市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以至世界的文化遺產。「譬如說養心殿,是乾隆皇帝召見大臣、理政、讀書、休息的地方,裏面有對文物收藏很重要的三希堂,展示了許多珍貴的藝術品。」他續說:「故宮有四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故宮又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整個故宮建築群,可以說是集古代中國建築之大成。」
第二部分是宮廷史跡和生活。「宮廷生活的主角,自然是皇帝和皇后的生活。清代自康熙定下『木蘭秋獮』制度,除雍正時期停止外、乾隆和嘉慶都維持狩獵傳統,以保持滿人的尚武精神。不過,清代皇帝亦不乏愛好文化藝術者,例如乾隆皇帝喜扮成儒者,吟詩寫字,愛好古玩,妃嬪隨侍在側;宮廷生活另一重點是婚嫁和宗教生活。清代皇帝篤信藏傳佛教,宮廷器物中也有不少佛經和佛具」。
文物180萬件 全球數一數二
第三部分是文物藝術品的收藏。故宮總共收藏了180萬件文物,在全球數一數二。「清代皇帝如乾隆,漢化程度高,對於古典文化的欣賞,比明代皇帝猶有過之。他們很清楚,要統治漢人佔多數的地方,一定要多做文化工作。因此,康熙和乾隆兩朝,整理典籍,編成書冊,例如康熙時出版的《古今圖書集成》,全書共6109部,約1.6億字。 乾隆時出版的《四庫全書》(現存中國國家圖書館)更是巨著,全書36000餘冊,約8億字,是中國古代最浩大的文化工程」。
除了編輯出版圖書,故宮還收藏了大量青銅器,不少為傳世珍品,還有「五大名窯」(汝、定、官、哥、鈞)瓷器、帝后玉璽、武備儀仗、龍袍衣飾、文房四寶、生活用品、宗教文物、丹青書法、琺瑯玉器、鐘錶等等。
第四部分是明清中外文化交流。一般印象是明代自鄭和下西洋後封鎖海路,從此「閉關自守」。然而,故宮收藏的明代嘉靖年間宮廷繪畫《絲路山水圖》,說明了當時陸路通西域仍然暢通無阻。《絲路山水圖》全長約30米,寬約0.6米,是為皇帝御覽而製的地圖,描繪了東起嘉峪關,西至「聖城」麥加之間的廣大地域,當中標註了200多個地名,反映明代對絲綢之路沿線地域有明確的認識。此圖曾流落海外,終由世貿集團的許榮茂購得並捐贈予故宮博物院。
另一幅乾隆年間繪製的《萬國來朝圖》,以透視法將紫禁城的秋冬景致,與皇帝、朝臣和各國使節等人物,完美地融合在作品中,顯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況。此外,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等在清廷供職,成為宮廷畫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證明。
改建方案匪夷所思 歷經波折門庭依舊
故宮博物院於1925年10月10日成立,到2025年將會慶祝成立100周年。最早的「故宮博物院」匾額由國民黨元老、著名教育家李煜瀛(石曾)手書,現在的匾額則是郭沬若在1971年書寫的。
1930年代日本侵華,故宮文物竟曾被一些人視為「逆產」,要求拍賣換取武器抗日,幸而此建議最終遭到否決,故宮文物得以保存下來。
不過,抗戰期間,故宮文物南遷,最後撤到西南;抗戰勝利後運回南京,可惜內戰又起,結果部分文物被運往台灣,當中不少是精品,其中奏章文獻尤多。後來國民黨政府在台北成立了「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11月12日開幕。
吳志華指出,1963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曾經有個「改建方案」,具體而言,包括一、拆除天安門,建設新檢閱台;二、拆除午門,建設黨中央大樓正門;三、拆除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建設黨中央辦公大樓;四、拆除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後三宮」,建設「主席府」等,幸而這個「改建方案」並沒有真正實施,不然「外朝內廷」今日將不復見矣!
不過,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故宮除了展覽反映地主「剝削」農民的大型群雕「收租院」外,其餘部分「閉館」免遭破壞,至1971年才重新開放。改革開放後,參觀故宮人數年年增長,至近年到達頂峰,不得已推出限制人流措施。
器以載道輝煌傳承 香港故宮任重道遠
吳志華又說,坐落在西九文化區的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年底竣工,2022年5月北京故宮的文物將運來本港,7月正式開幕。博物館本身吸收了許多中國元素,例如北京故宮的黃色琉璃瓦,中庭空間也特別多。開幕期間將安排9個展覽,包括「故宮萬象」、「故宮十二個時辰」、「香港藝術收藏」、「晉唐元書畫展覽」、「馬文化展覽」(包括從法國羅浮宮借來的13件展品)等。
2007年,宋代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首次在香港展出,時任康文署助理署長的吳志華主其事,這次展覽逾90萬人次參觀,轟動一時,也說明香港市民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在他的推動下,香港與故宮的合作此後日漸緊密,許多珍品破例來港展出,而由他策劃的展覽,往往別出心裁,例如將清宮的文物放在科學館展覽,從科學的角度,認識鐘錶的操作原理,以及文物修復的技術。
吳志華最後引述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鄭欽淼的話作結。他說,「中國歷來講究器以載道,故宮收藏凝聚了傳統特別是輝煌時期的中國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徵物」,因此「具有不竭的歷史生命」。
是次講座的出席者包括中學同學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導賞員班的學員,他們對「文物修復」和「有何途徑出任香港故宮導賞員」尤感興趣。
國史教育中心以提倡研習國史風氣為宗旨,每年舉辦一系列的「名家講座」。2021-2022年度將安排多位名家主講不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