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表的退休保障諮詢文件,從鋪排、用詞、分析及模擬方案,都是引導市民放棄全民退保的要求,退而接受在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下新增一個資助類別。因此,討論具體的退保方案時,我認為有需要釐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則。
政府把退休保障分成「不論貧富」和「有經濟需要」兩項選擇,恕我直言,是混淆視聽,甚至是製造階級矛盾。政府提出「有經濟需要」這項原則旨在把退休保障這個概念等同照顧貧苦長者的一項扶貧措施。現時最窮的長者領綜援(平均每月$5,548)。沒有資格領取綜援但生活不算太差(因為有一定資產或入息)的長者可以領長生津(每月$2,390)。於是,為了在退保上交差,政府便模擬一個長生津優化版,讓資產不多於8萬元的長者可領取多些長生津(每月$3,250)。
長生津兩級制不可取
這個模擬方案涉及原則和實際兩大問題,原則的問題是政府把長生津由一項過渡到全民退保前的短期措施,變成一個永久的替代品。實際的問題是模擬方案的資產上限(8萬元)會製造無休止的爭拗。例如,8萬元的模擬限額是綜援限額的兩倍,為何限額不可以是現時長生津限額(21萬元)的一半(10萬元)?
還有,無論是8萬元,或10萬元,或6萬元,或任何數目,將來總有一批夾心長者享受不到新增的長生津。他們會覺得不公平,因為所謂棺材本或令長者安心的儲蓄水平從來都因人而異,不是政府說多少就是真理!
除了製造政府與長者之間的爭拗外,引入長生津兩級制亦會製造長者之間因資產差異不同而津貼不同的矛盾。可惜政府在諮詢文件中不提上述問題,反而利用兩個模擬方案的分析令一般市民對「不論貧富」的選項得出難以負擔的印象。
面對政府在退保上搞分化,我們應該問:為什麼政府在教育和醫療開支上,不引入有經濟需要的原則?今屆政府提出將三年幼兒教育納入全民共享,為何不模擬兩個方案,看看「有經濟需要」方案可以替政府節省多少公帑,讓市民選擇?此外,政府在推行醫療保險的同時,為什麼不對入住公共醫院的病人作入息審查,迫使超過限額的市民繳付沒有補貼的全費?
既然在教育和醫療上市民沒有質疑全民共享的原則,為什麼政府不可以在退保上接納此原則,讓一生貢獻社會的長者安心度過晚年,即使這樣做會令少數沒有真正經濟需要的富貴長者攞點着數(正如一些富貴人家正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費教育或近乎免費的醫療服務一樣)?
回歸前的殖民地政府引入強積金,在退休保障上踏出第一步。回歸後的特區政府不應該把退休保障倒退為須接受資產和入息審查才獲施捨的長者扶貧措施。相反,期望港人愛國的特區政府,應該將退休保障視為體現老有所養這項中國幾千年核心價值的政策。
《禮運大同篇》描述孔子的理想世界包括與「壯有所用」和「幼有所長」連在一起的「老有所終」。《論語》也說:「至於犬馬,皆有所養;不敬,何以別乎?」惠及幼者的教育和惠及壯者的醫療都是全民共享,政府在退保上區分經濟需要,是對長者的大不敬。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