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選後中共治港策略

中央會覺得香港的疑似「港獨」思維會產生漣漪效應,助長疆獨、藏獨、台獨、甚至蒙獨,弄得不好,習主席成了「五獨教主」。所以,必須治香港反對派以重手段。

剛舉行的台灣大選中,民進黨以破紀錄的高票數報捷,林鄭成功地令蔡英文從谷底反彈,台港共同體一說甚囂塵上,中共會否因這次選舉結果而調整治港策略,備受關注。

中央的想法,正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者,中央要明白香港人的命運,再不是單700萬人的小事,而是關係到台灣3000萬人的人心,甚至中美在太平洋的抗衡,對香港採取軟手段帶來的整體利益遠遠大於相反。

近日中國企業紛紛跑回香港上市,我早在去年6月反修例運動初起時,已經提出港交所(00388)是必買之選,近日北水蜂擁南下,更引證我這想法。中美貿戰剛剛打完第一回合,往下去雙方仍會在不同方位上角力,中央更需要香港這資金太平門。

一念地獄者,中央會覺得香港的疑似「港獨」思維會產生漣漪效應,助長疆獨、藏獨、台獨、甚至蒙獨,弄得不好,習主席成了「五獨教主」。所以,必須治香港反對派以重手段。再者,共產黨的最大亦是主要客戶是內地的13億人口,而賣的是強國夢,任何有損團結的,都要打壓。

台灣經濟前景樂觀

我個人的願望當然是前者。然而,無論中央怎樣決定,台灣都會是這次香港引發的政治風波的受益者。

我認識不少年輕朋友,都在認真考慮移民台灣;相對開明的政治氣氛、文化的認同、較低的生活費、和與香港近距離都是吸引點。

我對台灣的經濟前景是樂觀的,很多人以為沒有大陸遊客,台灣的經濟便會凋謝。其實,自去年始,蔡英文政府提出很多吸引大陸台資跑回台灣的資助,有說已經有過萬億台幣的投資回巢。台灣的科技底子厚,台商失去了大陸這個低成本的生產平台,回歸台灣,在今天貿戰環境下,未嘗不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初步接觸了一些投資者,目標是成立一產業基金,投資於高科技行業的上下游供應鏈。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