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是人的天性,幾乎每位女士都想擁有細膩白嫰的肌膚,所以防曬美白的護膚品向來都非常受歡迎。史上將中醫美容推到極致的人是慈禧太后,曾經在清朝宮廷為當時年近70的慈禧畫人像的美國女畫家卡爾,將這段經歷記錄在她的《慈禧寫照記》一書中。
她描寫慈禧的外貌,「我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不過40歲左右(其實慈禧已年近七旬)……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御用妙方成治斑要藥
中藥美容方無疑是慈禧對抗歲月痕跡的利器。她所使用的美容配方至少有13個,從頭到腳全方位照顧到,不只容顏、體態、頭髮,還包括口腔和牙齒。
據《慈禧光緒醫方選議》記載,慈禧在逐漸步入中年時,面部肌膚開始變得粗糙發黃,而且還長了一大片黃褐斑,於是急召御醫李德昌和王永隆為她診治。兩位御醫經過反覆研究,擬出一個絕世妙方「玉容散」,讓慈禧的肌膚恢復白潤光潔。「玉容散」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中醫治斑的重要外用藥。
臉上長斑幾乎人人都不想,都希望盡量祛除。不過有趣的是,早幾年韓日流行「雀斑妝」,明明白白滑滑的女孩子反而用化妝技巧,在自己的臉上畫上雀斑,真令人費解。很多皮膚白的人臉上都會有雀斑,小時候覺得很可愛,長大以後卻恨不得它消失。究竟為什麼會長雀斑呢?在看原因之前,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雀斑吧!
雀斑的成因和病狀
雀斑(freckle)是年輕人最常長的斑點之一。常在5歲左右出現,隨着年齡增長,數目增多,至青春期達到高峰,至老年又逐漸減少。這是一個主要與基因(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雀斑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及日曬有關的皮膚問題,也存在內分泌失調的因素。通常在白種人和黃種人身上比較容易出現。雀斑的發展常與日曬有關,因此色素斑點僅限於暴露部位。
長雀斑的以女性較男性多。斑點多數出現在顏面部,尤以鼻樑部及眼眶下為多,對稱分布。歐美一些白人婦女,經常喜歡在陽光下曝曬,在肩背及上肢等部位也會出現大片雀斑。
雀斑的斑點呈淺褐色、暗褐色或淡黑色,如針尖至米粒大小,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平滑,散布或密集,互不融合,無自覺症狀。症狀會隨季節變化,夏季斑點數目加多,色加深,暑假過後,相信不少面上有雀斑的朋友都有切身感受。不用太擔心,斑點到了陽光減弱的冬季則會減少和色變淺。
辨症施治
根據雀斑的病因病機,中醫治療原則為:滋陰補腎,祛風散火,涼血活血。在治療方法上應內治外治相結合,內外合治,標本兼顧。
【證型】
腎水不足
主症:多有家族史,自幼發病,皮損色澤淡黑,枯暗無華,以鼻為中心,對稱分布於鼻額部,無自覺症狀,夏重冬輕;舌脈如常人。
治法:滋陰補腎,養血祛斑
方藥:六味地黃加減
風邪外搏
主症:患者以青年女性為主,皮損呈針尖至粟粒大小黃褐色或咖啡色斑點,以顏面、前臂、手背等暴露部位為多,夏季或日曬後加劇,無自覺症狀。舌脈如常。
治法:祛風散火,涼血活血,清熱祛斑
方藥:犀角升麻湯,以犀角、生地清熱涼血,升麻、羌活、防風、川芎祛風,紅花、凌霄花涼血活血,黃芩瀉火解毒。
中醫治療雀斑除內治法外,還可以加用針刺穴位治療和外敷中藥面膜,或配合面部穴位按摩,效果更好。
建議食療方
茯苓玫瑰洋參茶
材料:茯苓10克、玫瑰花5朵、西洋參5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入熱水清洗後,放入保溫瓶浸泡15分鐘後,可全天代茶飲用。
功效:養陰補氣,疏肝利濕,祛斑美膚。適合心煩氣躁,口乾疲倦,面色欠佳或面部有黑斑者。
美白亮顔四神湯
材料:白蓮子(祛芯)15克、肇實10克、生薏仁20克、淮山藥15克、茯苓15克、百合15克、紅豆15克、紅棗(去核)5粒、炒扁豆15克、生鹽適量。
做法:先將所有材料準備好及清洗乾淨後,放入煲內加入熱開水慢火煮2小時。可加入生鹽調味服用。
功效:健脾美肌,祛濕潤肺,養心補腎。適合容易精神欠佳,疲倦乏力及面色暗啞伴黑斑者。
防曬減壓 避免色斑加深
美與不美,當然不是看有沒有雀斑。紫外光是令色斑顏色加深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防曬,盡量減少受到陽光照射,白天外出時盡量要塗防曬品,去游泳、行山等活動更加要注意避免曝曬,雖然熱也要戴帽和穿長袖衣服。如果雀斑是遺傳性的,女孩子就更加要注意做好防曬。
此外,壓力、偏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習慣也會令黑色素增加,所以要美的話,必須調節好生活節奏。飲食方面,維生素C對皮膚美白有一定幫助,長雀斑的朋友可多吃如柑、橙、檸檬、橘子、奇異果、番茄、辣椒等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其次,適當做好護膚工作,根據自己的膚質挑選適合的產品,盡量減少化妝次數,讓肌膚毛孔通暢,也會有利於淡化雀斑。
附註:以上食療建議純粹屬於個人經驗,患者最好徵詢中醫後服用為佳!
原刊於《紫荊養生》雜誌,本社獲作者修改及補充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