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以自然人性為本嗎?

立人之學與立本之學(上)

人有惰性、人有欲望、人有本能、人有自我。人要成長,處處都是障礙。

作者一直倡言國學是立國之學,今更進一步指出:立國必先立人,立人必先立本。中國國學的精神,三千年文化傳統,即在此一導向下開展。通過本文的論述,讀者亦可以窺見霍先生對整個國學體系之慧識與提煉。

立國必先立人,這是我上文所說的。但人如何「立」?人有惰性、人有欲望、人有本能、人有自我。人要成長,處處都是障礙,不是一聲令下,便能「立」起來。

人受本能控制

人先為動物,先為生物,憑本能而活。荀子所謂「饑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安知禮義?安知辭讓?」(〈榮辱篇〉)「生而有」,即是自然之性,「順是,必出於爭奪」(〈性惡篇〉)。春秋戰國,殺人盈野,流血成河,就是為了爭地盤、爭資源、爭人口、爭霸。荀子很失望,所有的思想家都很失望。在相爭中暴露了醜惡的人性,怎麼解決?荀子認為:這種人性是不可改變的,「不可學,不可事」,所以只有通過教育,通過後天努力來創立一個新的人性。由於這個新的人性非本有,只能說是「偽」,即以「偽」為本,以後天的改造(教育)為本。所以荀子下結論:「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但如果是這樣,純靠外力,純靠改造,這個理想人格能建立起來嗎?他原來的「惡性」不會抗拒嗎?不會起而相爭嗎?本性與新立之「偽性」如何相處?如何化解其矛盾,而保證新立的人格不會退墮?何況,「偽」即不真,也會隨環境而動,那就變之無窮,很容易滑向功利主義、虛無主義。

西方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洛克(John Locke)就是如此,他們想建立起一個文明社會,去逃避原始的自然世界(自然狀態),但由於沒有處理好原始人性,反而美化它,將之視為人的基本權利,包裝為自由。此即以原始人性、自然人性為本,比荀子更不如,這就遺害千秋萬世。到今天,民主社會沒有正視自己的缺失,沒有想到自己的哲學前提有疏漏,反而以自利為合法,有損失,便攻擊別人,攻擊政府,自己卻沒有什麼責任。社會的整體質素明顯爛下去。

在這一點,中國文化很有識見。看人,不能只看他的現實層面、生物層面,還要看到他有成長自己、突破現實結構、生物結構的意願。只有這樣,纔有人格可說、道德活動可說,和理想世界的追求可說。否則,人永遠是受本能、欲望控制的動物,永遠留在自然界,走不出野蠻。這樣的民主不過是「欲主」吧,有何可貴?現在西方社會的亂象,不是證明了這一點嗎?荀子的「性惡論」,對後世影響深遠。

孔子以仁為本

孔子強調「仁」。(網上圖片)
孔子強調「仁」。(網上圖片)

孔子不只強調「學」,還強調對時代危機的承擔,對傳統禮樂文化的扶持。他要撥亂反正,重建周文。他知道,這是他的「命」,他所承擔的使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知」便要行動,便要「自命」,所以在他五十四歲的知命之年,還到處奔走,以尋求寄託他理想的地方。雖然,在人性論上,他沒有明確點出性善,但他舉出一個「仁」字,已切中要害。

「仁」就是性情:人是一個性情的存在。這一點,比一般思想家所說的道德的存在、理性的存在、溝通的存在、行動的存在更有深度。西方思想家老是想定義人性,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唯物論、唯心論,卻不知道人性不能被理性定義。它不是無定,而是不能被如此瞭解。「仁」非概念,只能覺知,只能體會;若以理性進路,它就分歧了、模糊了、對立了,最後迷失了。

性情也一樣。從定義上說:「性」是存在,「情」是感通;二者相即,即存在即感通,即感通即存在。說得很高妙,但這種抽象思考,多少人能明白?

不過,不管你明白與否,「仁」就是本源。人的行為、說話、反應、感情、思考,都是由此而發,而且分寸合度,即《中庸》所說的「發而皆中節」。問題是許多人都不中節,所以要學習,要修養,要成長,把障礙自己的情緒、欲望、貪念、執着,一一去除。

這是過程,這是實踐,不能空想。在這裏,清初學者很有感受。顧炎武、黃宗羲、王船山、顏元,都不約而同地反理學,可惜還是不能落地,成為無源之水。

認識你自己

人這種對本源的認識,其實是認識自己,找到一個真正的自己,不是那個生物結構、自然結構的自己,而是可以突破這些結構,走出它們的限制、建造出一個理想的自己。這也就是孔子說的「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洞見。

為了對付原始的生物本能、自然欲望,人類先要有自制力,這也就是「克己復禮」,無規矩不能成方圓。但真正能發揮「禮」的效用,還需要有內在的根據,蓋「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所以必須有「本」,從這裏生出天地,否則力從何出?善從何來?

這種尋本、求本、明本、立本的學問,老實說,正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徵,中國思想的第一範疇。《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做人、做事,制定計劃、思慮長遠,從哪裏起?指向哪裏?路徑清楚,就不會迷途。立國必先立人,立人必先立己,立己的關鍵正在立本。分出先後、分出輕重、分出主次、分出遠近,纔能認識事物發展和人生成長的邏輯關係。正如《大學》所說︰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八條目,可略改為︰

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誠。

原刊於《國學新視野》2017年春季號,獲授權發表。

國學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