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的世界城 廣州的非洲人

廣州是售賣廉價仿造品的一個主要地點,這些商品出口到南亞、東南亞、拉丁美洲、尤其是中東及非洲。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商人在此貿易中角色非凡,當中人數最多的是非洲人。

某些年代的某些城市像磁鐵一般,吸引了五湖四海的追夢人。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紐約正是如此,埃利斯島(Ellis Island)的移民遠離他們出生的歐洲村落和貧民窟,踏進新世界等待實現美國夢。今日,這個地方則是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廣州──一個引領環球製造業龍頭的中心城市。如今的廣州以其國際機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外國人。

廣州有為數眾多的外國人,但其具體人數卻無從知曉。根據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在內地居住的外籍移民共有594000人,相當於總人口的不足兩千分之一。廣州是外籍人口較多的城巿。一份最近的報告顯示,在2014年1月至8月期間,人口約1400萬的廣州接待了305萬出入境的外國人,其中86000人已有居住登記。另一個網站估計在任何日子廣州城都有50萬外國人。還有一個網站認為廣州有3.4萬名外籍永久居民,而另一個網站則說是5萬人,第三個網站還說是12萬人,數字似乎高得難以置信。我們無法得到精確數字,既因為官方數據保密或無法得知,也因為許多身在廣州的外國人屬於非法居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論其是否合法、人數是否確定,廣州的外籍人口儘管不少,但仍然只是中國龐大人口的滄海一粟。

非洲人舉足輕重

這些外籍人口由許多不同國籍構成,從日本人到歐洲公司職員,乃至世界各地到這裏將中國貨出口到自己國家及地區的商人。廣州是售賣廉價仿造品的一個主要地點,這些商品出口到南亞、東南亞、拉丁美洲、尤其是中東及非洲。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商人在此貿易中角色非凡,當中人數最多的是非洲人。

我在此書中將描述廣州的各色外國人,並探究廣州非洲商人的生活及貿易活動。在2013年至2014年間,我住在廣州小北,那裏是眾多非洲和阿拉伯人工作和休閒娛樂之地。我用「低端全球化」理論分析這些商人──這種全球化並非表現在那些坐擁律師和廣告預算的跨國公司,而是那些買賣小量貨物的商人,在法網下於不同大洲賄賂通關代理,把貨物運回家鄉賣給街鋪攤販。這是世界上多數人經歷着的全球化。今日的廣州也許是全世界研究低端全球化的最佳地點,因為它是廣東省和珠江三角洲的商業樞紐、中國工業中心地帶,也是世界低端全球化商品買賣的中央都會。

那麼廣州的低端全球化怎樣有效地運作呢?低端全球化並非透過合同和法律來開展,而是以名聲和互信為基礎,但它怎樣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來維繫?在此引述一位曾接受我們訪問的索馬里商人的話:你怎麼能相信一個不懂你母語的人?何況他只會講寥寥幾個英文單詞,宗教信仰也與你不同,甚至沒有信仰,抽煙喝酒跟你截然不同。此外,低端全球化在當代中國如何運作?這是一個決意推動發展進程的國家,一方面面對諸如肯尼亞和尼日利亞等法律寬鬆的社會,另一方面則與西歐、日本和美國等社會打交道。如今廣州低端全球化的最終意義是什麼?

上述議題又引發了另一些問題。本書描述的非洲人,他們不僅在廣州經商,也在那裏生活了數星期或數月,還有些人居住了數年,甚至有一些人住了十幾年以上。有些非洲人在合法或非法情況下留了下來,娶中國妻子,建立家庭。他們未來會是怎樣?中國在過去60年間大體上是單一民族和單一文化;而在南方的廣州則是國際化和多元文化的城市,這對其長遠未來意味着什麼?或許在50年或100年後,中國會否出現本土的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本書遲些才回答這些問題。我在第1章的引言先概述現時和歷史上的廣州,描繪這座城市裏的外籍人士街區,以及本書的研究方法。在第2章,我將描寫幾位住在廣州的外國人,探討「種族」、國籍和金錢在他們人生中的相互作用。接下來在第3章,我考量廣州城內的中國──非洲人際關係。我關注這些非洲人,不僅因為他們為數眾多,也因為這些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膚色迥然不同,可能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恰恰是外族的特徵。在第4章,我研究低端全球化的議題,包括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分析它如何體現在南中國非洲裔、阿拉伯裔商人與其中國供貨商之間的互動。在第5章,我探究非法住在廣州的逾期滯留者怎樣生存,他們怎樣搶在被警察逮捕前賺取利潤?在第6章,我會審視中間商人的角色,尤其是非洲貨運代理人,他們在中國和其民族同胞之間擔當了文化大使的職責。在第7章,我研究宗教在這些商人生活中的強大作用,不論是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宗教信仰讓商人在茫茫異國看見道德航標。最後在第8章,我觀察中國人和非洲人之間的戀愛和人際關係。中國能否誕生自己的「奧巴馬」?還是廣州現在的全球化面貌,最終將會逐漸消失?

我是人類學家,但這本著作的書寫方式與現今大多數人類學著作不太一樣。在較早時期,諸如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和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為大眾讀者而寫作,可是如今的人類學家除了少數幾個值得關注的個例之外,幾乎全都為彼此而寫書,專業性和學術性都很強。雖然這些書的主題或許會讓大眾饒有興趣,但除非讀者是少數的專業人類學家或學生,否則它們因為其書寫風格都不容易被大眾讀者理解,我認為這是巨大的損失。畢竟工程師和外科醫生用術語寫作,其研究發明仍然能為世人所用,體現在他們建造的樓宇和執行的手術上;但如果人類學家也用術語寫作,也許他們只會被忽視。在本書中,我刻意將學術討論和引用降至最低程度,基本將其限於尾注(如果你真的很想了解更多,我希望你能延伸閱讀),並且將不同商人所說的話寫在本書的前部分和中間部分,同時我會加以自己的詮釋。但林丹、楊瑒和我所採訪的人的話語最為關鍵,因為他們來自讀者幾乎不會接觸到的世界。雖然我不知道本書是否能廣為傳閱,但它的目的也許是在很小的程度上讓人類學「民主化」,令它在希望了解有關課題的讀者面前顯得更通俗有趣。

新書介紹

書名:《南中國的世界城──廣州的非洲人與低端全球化》

作者:麥高登(Gordon Mathews)、林丹、楊瑒

譯者:楊瑒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中大出版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