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踏入20世紀末,匯豐洋人總管沒有積極打好和中國政府的關係,反而一改作風,要做世界級國際大銀行。自1992年開始,在英美多國收購其他銀行發展國際業務,一下子拋開它創行的宗旨,離當年業務發展方向愈走愈遠,更把名字改成國際化的 HSBC Holdings plc 而不再稱作 Hong Kong Bank,勇於步向國際化和一眾世界級金融巨頭一比高下。正所謂今天的問題是昨天的結果,不知匯豐董事局被英美監管當局重罰時,有沒有反省問題是出自瑞士私人銀行部的主管,還是銀行董事局決定的營業發展方向出錯呢?若我們比較中國現在的國營和私營銀行發展之快之大,可知匯豐當年的決定哪裏出錯。
早年成功 集天時、地利、人和因素相配合
匯豐早年的成功,除創行目標清晰明確外,亦與天時、地理、人和極相配合有關。匯豐創行於1865年3月3日,正式營業於4月底,業務上軌道要到5月中。當時世界金融業發展過熱,大量短期資金用於長期投資和投機活動,不少商行已面臨資不抵債的危機。1866年從英印輸入的金融風暴,第一次嚴重影響中國,在華的外國銀行有六間因而倒閉,能生存的銀行也元氣大傷,為匯豐清除了不少有實力的對手。因得到中國本地商人和華商支持,匯豐平安渡過這場風暴,它唯一損失是啊咖剌銀行少量的票據。
有見其他英印銀行以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成立的種種限制,匯豐特別以香港殖民地銀行條例註冊成立,並以銀元為貨幣單位結算入帳,與其他在香港的銀行以英鎊為結算單位,出現根本性的分別。當世界銀的產量增加,銀元價格一直回落時,便造成以英鎊結算的銀行出現「鎊污」的情況。以1866年倫敦每盎司的銀市價60.8便士計算,1886年下跌至46.43便士,至1899年更跌至27.3便士,其他銀行在中國貿易所得的銀元,轉作以金本位的英鎊記帳時,出現大額的虧損。
銀元入帳 逃過鎊污影響
相比之下,以銀元結算的匯豐,頭十年的資產總額增加了1.59倍,而存款則增加了2.41倍。從在華外國銀行整體局面看,1880年代,亦是匯豐大力表揚它的大班傑克遜成功的年代(Thomas Jackson’s era),主要是這段時期,匯豐壓倒所有其他外國銀行,成為有中國銀行界的一哥。而探究其中導因,亦不可忽略這段時間銀元跌價使其他銀行出現「鎊污」的背景。
匯豐銀行另一個主要成功因素是行業專利。它不是第一間在華設行的銀行,但它於1872年已成功從東藩匯理銀行手上,取得香港政府和英國政府在香港的賬戶代理。「進入1890年代以後,匯豐包攬了外國殖民地銀行在中國的匯兌、存款和商業放款的絕大部分,包攬了發鈔業務的絕大部分,還包攬了中國政府外債發行業務的絕大部分,以後又陸續包攬了中國關稅和鹽稅的存放業務。也就是說,它在控制了中國的金融市場外,又進一步涉足中國財政和經濟命脈的控制。」
匯豐在香港優越的地位,更不用多言,它和當年的怡和洋行,在金融和經濟上是實質管治香港的公司。雖然歷史學家沒有明言匯豐銀行在晚清正代表中國的「中央銀行」,但它的角色和表現與事實相去不遠。
華人官商的「瑞士銀行」
匯豐在晚清和民初在中國不只扮演「中央銀行」的角色,它亦是在中國華人官商心目中的「瑞士銀行」,不少達官貴人得到銀行買辦專門服務,不用什麼記帳落簿,服務比現今的私人銀行部門更貼身靈活。匯豐在中國政商界實力之強,從斷然拒絕晚清和民初政府要求交代貪官帳戶的資料,可見它是中國貪官和華商在中國首選的私人銀行。
最明顯的例子如匯豐天津分行買辦吳調卿(吳懋鼎),曾為他的同鄉晚清重臣李鴻章,分批存放沒有記錄本息共150萬兩銀於匯豐天津分行。李鴻章過世後,長子李經芳欲取回李鴻章在匯豐的存款,不相信只有這麼少的數目銀兩,斷然指責匯豐買辦,可見清代貪官已普遍利用匯豐存放他們不能見光的款項。
匯豐的買辦華帳房,僱用的員工數目比洋帳房還要多,可見當年匯豐收存了大量華人的存款。然而,華帳房的往來賬目完全不入洋帳房的記錄,是一個獨立的私人銀行部門,專為富裕的官員和華商服務,當不少貪官死後,後人無法取回的存款,數目更無從估計。
參與發鈔操作 操控外匯價格
匯豐最成功的戰績,是創行招股書中特別提及的一個目標,但很少學者細心研究解讀。招股書中指出:「香港鑄錢局(Hong Kong Mint)的建立,能供應足夠的輔幣流通,將對本地銀行運作提供交易媒介,更肯定現存買辦制度的完結(特指貨幣上),使銀行在金融貿易中有足夠貨幣作交易媒體。」至於何謂買辦制度,是指在1860年代初,外商洋行的買辦群已紛紛建立和錢庄的緊密關係,當洋商在華購買貨物時,買辦經錢庄控制了華商的金融票兌業務,洋商和銀行不能滲透這個制度,使不少外商和外國銀行反被約制,洋商一般相信須要一種可流通共用的貨幣,才可打破這種華商買辦壟斷貿易貨幣制度。
當年匯豐是支持建立香港鑄錢局,製造和供應香港銀元,就是要方便取替錢莊和莊票的影響力。可惜這個昂貴的政府實驗造幣工廠,運作了兩年於1868年便關門。匯豐在這方面應對快速,立即把握市面短缺1元貿易銀元的情況,取得港督同意後,於1872年大量發行1元面額鈔票,當其他銀行反對上訴到英廷時,紙鈔已廣泛流通,事件亦不了了之。
到了1880年代,匯豐除大量發行無抵押的流通鈔票外,在劃匯業務上,成功打破了買辦制度,除了操控所有錢莊資金的拆賬運作外,更操控了整個中國的銀元和外匯價格。若以今天標準看,絕對是市場壟斷和操控匯率的行為。
「圓」「元」之別 至今仍為謎團
正當匯豐為發行150元紀念紙幣廣作宣傳時,相信新出版的紀念鈔票,仍會採用「元」字作貨幣單位,跟隨它自1993年開始,在沒有提示下,將用了多年的「圓」字改為「元」字,最奇怪是當年其他發鈔銀行如渣打和中銀並沒有跟隨,只有香港政府推出10元紙幣時跟隨。不明白是何人授權更改,而香港金管局當時亦沒有指正或解釋更改原因。更奇怪是香港政府在硬幣上仍用上「圓」字作貨幣單位,而政府法定鈔票是用上「元」字。
香港政府金管局內,是沒有人正視這個不統一的情況,還是刻意跟隨人民幣的一幣兩字作風(人民幣是硬幣用上「元」字,紙幣用上「圓」字,但因政治問題沒有人敢指正更改)?筆者曾受托向匯豐查詢這個情況,但回覆不得要領,更明示1990年代的檔案仍未可公開,故匯豐更改香港貨幣單位用字疑案,目前仍是香港貨幣發鈔史的一個謎(中國貨幣同時使用「元」和「圓」字的原因,筆者已於2013年破解)。
匯豐銀行在回歸前的成功是它擁有行業的專利,加上作風穩健和以中國香港業務為主的方針不變,歷來中國龐大的金融貨幣市場一直為匯豐提供美好的業績,亦是回歸前各個大班主事人成功之道。匯豐雖然是一眾洋商創辦於香港和中國的銀行,但因應天時、地理和人脈關係,一直佔據同業領先的位置,亦是價值投資者(value investors)心儀的股票投資。可惜匯豐在香港回歸前,沒有積極拉近和中國政府的關係,或繼續以中國市場為主導,反而走向國際化的道路。踏入21世紀,中國國力日強,國庫充裕,震動世界,加上歐美日金融經濟問題叢生,更突顯中國發展的成功,此消彼長,孰得孰失,未來的日子便可揭曉。
匯豐成功背後的難言故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