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建大學城 必須大幅增撥土地

香港高等教育在「全國一盤棋」的布局中扮演極重要角色,80公頃土地供大專院校擴展實在是太小家子氣!香港要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政府就必須重新考慮,大幅增加北都的大學用地面積。

特區政府上周五邀請了85家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活動,會上它們與特區政府簽署《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據媒體報道,《意向書》內容十分簡單,只寫上「XX公司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這到底是一份合約?還是僅限於「表態」的書面文件?

《意向書》之外,有37家企業簽署「企業之間就與北都發展有關項目的參與書」,合計共32份合作協議,總投資額逾千億元。但這些協議涉及什麼具體項目,卻未見政府公布。

中央親臨指導監督北都的微言大義

上周五的會議規格頗高,由國務院港澳辦指導、中聯辦支持,中央港澳辦、深圳市發改委都派員參加,如此安排也非常罕見。一個香港的發展項目,主要由特區政府推動,卻要由中央部門「指導」並親臨監督,背後到底有什麼微言大義?

很明顯,中央政府對北都的期望已經超越「樂見其成」,而是要求計劃盡快上馬,並且不容有失,故此要親自「落場」。上周五的會議85家企業簽署《意向書》時,由行政長官和中聯辦主任現場見證,除了以示隆重,相信也有「監督」香港企業的意味──企業要履行諾言,不能當局外人,更不能「走數」!

香港是自由市場,經濟活動主要由私人企業主導。要參與大型基建及長期項目,企業要「計掂條數」才「落水」,是在商言商,無可厚非。然而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時代,投資要配合國家政策或支持國家發展,這方面企業必須認清形勢;尤其中央要重點發展的項目,香港工商界除了表達支持意向,下一步也要用真金白銀投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率領企業代表考察北部都會區。圖示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前排左一)、陳茂波(前排左二)、其他官員及企業代表在房協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專用安置屋邨樂翹樓,聽取房協主席凌嘉勤教授(前排左三)的簡介。(政府新聞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率領企業代表考察北部都會區。圖示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前排左一)、陳茂波(前排左二)、其他官員及企業代表在房協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專用安置屋邨樂翹樓,聽取房協主席凌嘉勤教授(前排左三)的簡介。(政府新聞處)

商人投資,必會計算風險和回報。北都面積達3萬公頃,約佔香港面積三分之一,分四大區域,各有不同策略定位和發展主題。偌大的項目,沒有10年或以上時間都難以完成。政府現在提出試行「片區開發」,挑選具規模的地塊,由發展商綜合開發,屬於先行先試模式。

據政府公布,發展局已定出3個片區開發試點詳情,分別位於洪水橋/厦村、粉嶺北、新田科技城,各佔地12.5至18.6公頃;中標發展商需負責片區內所有土地平整和基建,但可以保留住宅用地自行發展。這種發展模式基本上是數碼港翻版,即以住宅發展作未來主要收益來源,支持其他開發項目的開支。

數碼港佔地24公頃,比現在北都3個片區要大。但數碼港在港島,地點和位置俱佳,發展住宅物業基本上是封了蝕本門。而北都遠離現在的市中心區,又沒有太多經濟活動,住宅物業帶來的收益是否足以吸引發展商投資開發整個片區?

有利可圖,商界沒有不參與的理由。惟北都面積實在太大,又有4個不同發展主題,參與的發展商除了要平整土地、發展基建,還要為片區做規劃、跟深圳方面協調等等。這些都不是工商界可獨力承擔的。

開發北都需要政府內部協調合作推動,政府也需定期發債籌集資金、跟企業洽商合作等。很明顯,北都的發展一定要以政府為核心。為此,政府成立了一個高層次的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就如當年的機場管理局一樣,負起統籌、督導、推動、集資等角色,確保北都發展能夠如期落實。

官員及企業代表聽取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右二)介紹北都的最新發展。
官員及企業代表聽取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右二)介紹北都的最新發展。

應有清晰時間表 接受公眾監督

要發展一個3萬公頃的都會區,對香港來說是史無前例的大工程,可堪比擬的是上世紀70年代發展地下鐵、80年代興建新機場。這些項目都是投資大、建設期長,但「內容」比較單一,只集中在一個主要項目(鐵路、機場)。惟北都有創新科技、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康樂旅遊生態圈,共四大發展主題,論規模之大,幾乎等於再建一個香港!如此龐大計劃,已不能列入為政府的「常規工作」,必須專事專辦、設立專門機構去管理。

回歸以來,政府的大型建設往住曠日持久、拖拖拉拉,歷經多年仍看不見成果,舊機場啟德發展區、西九項目發展、郵輪碼頭等都是現成例子。而北都的發展規模遠比它們大,政府必須確保不會重蹈以往失敗經驗的覆轍。整個北都建設,應該有清晰明確的時間表、公開透明的管治(定期公布發展進度,包括對自然生態及物種的保育),歡迎公眾監督,也讓其他投資者(與會85家企業以外的公司)可以在不同階段加入參與。

事實上,北都不是純粹香港內部的發展項目,也不是以往的新市鎮建設──它是香港回歸之後由中央規劃、引導香港走另一個方向的發展計劃。計劃首先在2021年10月特首宣讀的《施政報告》提出,指香港要建設北部都會區,並同期發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策略》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特區政府編製、在策略上跨越深港兩地行政界限的綱領文件。

象徵權力管治中心轉移

過去10年內地學者對大灣區合作做了一系列研究,包括跨境交通協調(物流)、跨境人員交流(人流)、跨境信息交流(信息流),及跨境產業合作、跨境基建、跨境環保、跨境公共安全等。研究跨境議題,目的應是為推動香港與內地在多方面跨境互通,以達到融合目的。

更重要的是,香港發展一直都以深圳河為界。新界北因為接近大陸,因此港英年代政府盡量令北區「保持原貌」,不發展。1980年代研究新機場選址時,有一派力主新機場應建於北區,唯其後建議遭否決。最後港英政府決定以赤鱲角為新機場選址,然後把交通主幹連接中環,目的就是為確保中環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位置更加鞏固。

現在建設北都,是希望把香港的重心部分移往北區。可以說,中環是代表港英年代的都會中心區;未來北區就是中國恢復對港主權後,由北京主導建成的一個新都會中心。這既代表了都會中心位置的轉移,也象徵着權力和管治中心的轉移。

當然,北都發展有其實際功能,就是配合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見〈粵港澳大灣區框架下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的意義、挑戰與建議〉),也配合大灣區戰略定位,把香港「建設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官員及企業代表參觀河套區土木工程拓展署科創築城館。(政府新聞處)
官員及企業代表參觀河套區土木工程拓展署科創築城館。(政府新聞處)

北都80公頃大學城 太小家子氣

要配合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策略,最重要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發展高等教育、培育人才。在今年《施政報告》,行政長官表示政府準備在北都預留至少80公頃用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本地專上院校及「中外知名院校」以靈活創新模式開拓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項目;此外,規劃時也會預留土地興建學生宿舍。

要滿足上述一系列發展需要,80公頃用地只是杯水車薪。香港8家受政府資助的大學裏,現時中大、港大和科大校園面積合計已逾240公頃,它們都有各項發展大計,急需土地。8家受政府資助大學以外,香港尚有30家各種類型的大專院校。試問80公頃土地分配給38家大專院校,每間院校可以得到多少土地作發展?很明顯,以為80公頃土地就可打造一個「大學城」的計劃,顯然是不切實際!

至於學生宿舍,據物業顧問公司估計,到2028年學生宿舍總供應量,包括私人和教資會(UGC)資助的宿舍,預期大約有5.5萬個宿位。若25%本地全日制大專生和所有非本地全日制大專生在課程期間都需要住宿,預計在同一年,需求將高達17.5萬個宿位;供求失衡將導致約12萬個學生宿位短缺,問題非常嚴重,將會成為香港發展高等教育樞紐的障礙。

香港高等教育在「全國一盤棋」的布局中扮演極重要角色,80公頃土地供大專院校擴展實在是太小家子氣!香港要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政府就必須重新考慮,大幅增加北都的大學用地面積。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