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的公共財政,竟然因為盈餘太多、分配不均而出現「問題」。環顧當今之世,可以算是「世界奇觀」了!其他發達經濟體不是受財赤就是受債務所困,香港則不但連續第14個財政年度錄得盈餘,庫房儲備更加驚人,反映香港的經濟基礎甚佳,稅制和營商環境極具競爭力,香港人是毋須妄自菲薄的。
盈餘太多而要考慮如何「與民共享」,應該是個「快樂的難題」。偏偏今年的預算案就因為盈餘分派不當,令財政司長陳茂波慘成箭靶。據陳司長所言,本屆政府的原則是不會全民派錢,而是要針對幫助有需要的人。到底在政府眼中,哪些是有需要幫的人?很明顯,今年預算案受益最大的是中產家庭,他們得到的包括退稅(75%)、差餉寬免(最多一萬元)、子女及父母免稅額提高,自願醫保也可扣稅,加上擴闊稅階等等,都對中產有利。
所謂中產 收入差距可以很大
慣常的說法,是中產承受的壓力很大,他們得到的政府資助非常有限,卻要交稅供樓。對的,中產生活壓力大,但他們是否最需要幫忙的一群?所謂中產,收入差距可以很大。而中產族之中有樓和冇樓的情况差別就更明顯──冇樓的中產要捱貴租,更要準備儲錢「上車」做業主。
在稅務上協助中產紓困,雖然實在,然而受惠的人數始終有限,政府在這方面得到的掌聲肯定不多。
在2015/16課稅年度,香港大約有377萬工作人口,其中約192萬(佔工作人口約51%)毋須繳付薪俸稅。而在大約185萬名繳交薪俸稅的人當中,納稅最多的5%(約9.3萬人)所繳的稅款,已經佔了香港薪俸稅收入的63%!
政府心目中認為哪些中產是最需要幫忙的?以入息群組計,全年收入在12萬至40萬元之間的人士,已佔了全港納稅人超過一半。如果有能力納稅的就算是中產,但為何每年收入在12萬元左右的人,財爺都認為他們應跟「N無人士」一樣要受關愛基金照顧?事實上,所謂「中產最受惠」,其實是指收入偏高兼有物業的中產人士,而不是一批「低端中產」。
想說的是:政府照顧中產是好事,但中產的收入差別可以很大。對一些「高端中產」來說,退稅、退差餉以及增加免稅額,對他們來說只是「有好過冇」,幫不上多少忙。而且他們人數不多,沒有政黨會代他們「多謝」政府。換句話說,政府「益中產」在爭取政治支持、積累民望方面不會有什麼進帳。說得白些,是做了等於白做!
香港的貧富懸殊,主要在兩處地方:一是有產(物業)和無產;二是高薪人士和低薪人士。香港低薪的工作人口數目甚眾,再看繳納薪俸稅的人數:377萬名工作人口中,竟有192萬人(超過工作人口一半)毋須交稅。即是說,他們月入不足一萬元!除了住屋開支,交通費是他們的另一項負擔,尤其對於住在遠離工作地點的勞工,如果要加大力度扶貧,交通津貼應該對他們很有幫助。至於無產者的苦况,大家知之甚詳。租金、居住環境、生活質素等,都是困擾無產者的難題。今年的預算案,對低收入人士的房屋問題和交通津貼都沒有着墨,或只輕輕帶過,難怪他們都轟政府沒有照顧基層的利益。
過去政府以綜援作為社會安全網,協助失業、傷殘及年老無依人士。到了近20年社會經濟結構轉變,綜援網以外多了低薪族、新移民、單親家庭、少數族裔等,政府幾年前要設一個關愛基金去「補遺執漏」。可是到現在連關愛基金都有遺漏,財爺再列出3類預算案未能受惠的人士,包括收入不高但從未領綜援或津貼人士、退休但未滿65歲的公屋住戶,及剛畢業、月入萬多元的青年。勞福局長羅致光接受訪問時表示,低收入及繳稅較少的人,政府也可能會提供援助。但問題是,繳稅多少才算是「少」?
公共財政 是政治多於理財
政府愈是要「精準扶貧」,制度必會愈搞愈複雜。界定援助標準、資格審核、監督執行等等,都需要增聘人手,官僚體系將會不斷膨脹(難怪政府將會大增公務員編制)。然而即使政府如何努力,結果仍會有漏網之魚,不滿政府的聲音依然不絕。今年財爺聲稱用了近四成盈餘「派糖」,結果反招更大非議,弄得焦頭爛額。學者梁天卓為財爺計數:如果財爺把400億元的「派糖」以全民派錢的方式派出去,每個家庭(假設每戶兩個成年人)可獲約1.6萬元,約七成家庭會比退稅、退差餉所得更多(〈財爺如何「共享」成果?〉,2018年3月2日《am730》)。「全民派糖」的好處是不管什麼「無」都有錢落袋,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有數據支持的「還富於民」堅決不做,其理安在?現在預算案向綜援人士「出三糧」,反招來政黨上街指摘政府照顧基層不足,真是十足的勞而無功!
公共財政的終極目標是落實統治階層的管治策略,其實是政治多於理財。現在美國由共和黨執政,預算案就傾向富人、工商界、大企業(特別是石油業)。歐洲的社會民主黨上台,就會利用預算案均富(加稅)、增加工人福利。特首沒有政黨背景,我們不知道政府要特別幫助哪個階層。
看不到新策略新意念運用盈餘
今屆政府強調的是要落實「理財新哲學」,然而今年預算案在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理財新哲學」的頭緒?從內容看,財爺今年提交的預算案「傳統」得很,都是退稅、免差餉,在醫療、教育、社福方面增加撥款,看不出有什麼新策略、新意念去運用這筆1,,380億元盈餘。「投資未來」的舉措,是撥款500億元在科技創新。然而200億元發展河套區、撥款給科技園公司100億元中的30億元,都是用作硬件建設,屬於工程多於創科項目。創科最重人才,為何不在吸納專家、資助學生攻讀科學、獎勵研究等方面多動腦筋、多花資源?
公共財政貴在重實效、看成績。從港英年代開始,香港的預算案已有一個固定模式,要新也新不到哪裏。除非完全推倒重來,否則誰做財爺,來來去去都會是那幾道板斧。
本屆政府堅拒全民派錢,今年即遇上各方挑戰。財爺預計明年會有466億元盈餘,政府又會否回心轉意?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