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健儀女士在11月24日出席灼見名家傳媒舉辦的「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以下為她的演辭摘要:
國家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當中,提及「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劉健儀認為這反映香港的重要性。香港現時航運業機遇處處,包括全球經濟中心東移、國家經濟發展強勁、「一帶一路」經濟戰略,而香港正正是「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港口城市,再配合國家對香港的支持,必然有所發展。
談及香港航運業的發展,劉健儀指出,概括而言就是由1842一塊光禿的石頭,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區域物流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全球第八大貿易經濟體。而何謂國際航運中心呢?其實這是一個功能性的綜合概念,是集發達的航運市場、豐沛的物流、眾多的航線航班於一體,一般以國際貿易、金融、經濟中心為依托的國際航運樞紐。而「國際航運中心城市」一般具以下主要特徵,包括現代化的深水良港、完善的集疏運網路、自由港的政策支撐、規範化的航運交易、高效率的航運服務、充沛的國際中轉量。
航運業歷史
劉健儀其後追溯歷史至1940年代,上海、寧波航運企業家移居香港;1957年香港船東會成立。時至今天,香港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國際航運中心,擁有和管理的船舶佔全球商船載重噸位9%,凝聚成熟的航運業群。
船舶註冊制度方面,1840年,香港船隻在「大英聯邦船舶註冊」制度下註冊,1990年成立獨主「香港船舶註冊」制度,註冊船舶由最初600萬註冊總噸達1997年前1,000萬註冊總噸。但到了1997年,船舶註冊總噸跌至大概500萬噸,結果急急推出挽救措施︰簡化註冊手續,減低收費,又提升香港註冊船舶的質素,最後香港是世界第四大船舶註冊地。截至2016年4月為止,在香港註冊的船舶2,490多艘,共1.04億註冊總噸。
船舶註冊制度的優勢
劉健儀提出五個原因,解釋香港船舶註冊具如此具備吸引力的原因,當中包括:
第一,1999年時創立了一套船旗國品質檢驗制度,確保香港註冊船隊的高素質水平,掛香港旗成為高品質的標誌,舉一個數字足可證明,船隻被扣留率少過1%,遠低於世界平均3.5%。
第二,根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2015/2016 Shipping Industry Flag State Performance Table, 香港船旗國表現指數全部屬優良,與英國、希臘、新加坡、日本、南韓、荷蘭看齊。
第三,香港船舶註冊處服務快捷、效率高、收費合理。
第四,香港根據屬地徵稅,國際營運的利潤獲豁免利得稅。
第五,香港推行簡單低稅政策,與42個國家/地區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議,船東稅付低。2007年更取消了遺產稅。
在港口服務發展方面,1972年香港發展葵涌貨櫃碼頭,共9個碼頭和24個泊位,還有內河碼頭、中流作業、貨物裝卸區及私人碼頭。1940年代至1970年代,東南亞及歐美國家已在香港進行貿易買賣。至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大量貨物進出口,香港港口貨櫃碼頭貨物吞吐量大幅增加。1987年至2004年,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超過90%南中國的貨物經香港進出。2005年至2015年,香港佔華南貨物進出口的份額遂年減少。到了2015年,香港貨櫃運輸量為2,010萬個標準櫃,排名全球第五。
抓緊未來機遇
劉健儀認為,航運業未來將繼續面對挑戰,最佳策略是掌握當前機遇,特區政府認真推動及支援航運業的發展,並優化港口及航運服務,尤其是:
第一,積極培育航運專業人才;
第二,促進海事法律及仲裁服務的發展,特別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第三,壯大航運業羣:吸引更多航運企業在香港設立,提供多元化服務;
第四,大力發展國際轉運服務;
第五,積極提升貨運效率(包括軟件/硬件)、減低運作成本、焦點提供增值服務;
第六,全力向外宣傳香港港口及航運服務的優勢,特別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她指出,如能做到以上六點,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會更上一層樓,在「一帶一路」策略中得益會更多,對國家作出的貢獻會更大。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