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奇巧的「盒子博物館」(Museum in a Box)

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能享有一所專屬於他們的博物館呢?如果我們的心裏沒有「孩子優先」這份對幼小者的愛護, 我們的文化和歷史如何得以傳承、發展和延續?

「盒子博物館」 是我特別為小學四至六年級小學生設計的博物館研習課程。2004年率先在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推行, 作為每星期三下午的一門選修課程,這在當時來說, 是一項教學創舉。

我很榮幸被邀請設計課程及擔任顧問,帶領兩位老師一起上課。課程的設計參考了兒童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和展示模式,特別強調互動性(interactive)和動手做(hands-on)。

化身館長  導賞個人藏品

我把每位參與的同學稱為館長,上課時胸前掛上館長名牌,給同學們一種榮譽感和責任感。一個學期每周上課一小時,共九節課,在第三節課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透過親身體驗、觀察和記錄等學習方法,了解文物的收藏意義及展示方式。很感謝接待我們的連館長,她現場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專業指導。

小館長們學習認真,頗有大館長的風範。

最教人驚喜的是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使最後製作出來的「盒子博物館」內有乾坤,各有千秋。校方特別為此舉行了一個展覽,讓家長和全校師生都有機會欣賞展品。展出當天,有《明報》記者來採訪,接受訪問的小館長親自擔任導賞員,對着自己的展品,有條不紊地詳細講解。

「玻璃國際象棋館」是小四袁館長親自設計的一個黑白色盒子,用來展出他珍藏的一套玻璃國際象棋。盒子的內側貼上了每隻棋子的簡介,可見他學習的用心。藏品的背後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他娓娓道來:「我三歲學象棋, 覺得很有趣,也嬴過不少獎項。但媽媽覺得我粗手粗腳,便買了這套玻璃國際象棋給我,直到現在,棋子一點也沒有崩過呢!」

至於他為什麼要選修這個課程,袁館長說:「我很喜歡參觀博物館,去過太空館、科學舘,最喜歡的是香港歷史博物館, 所以選修了這一科。最初我並沒有什麼期望,但很快發覺幾有趣,例如教我們做館長,還去了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我很喜歡做『盒子博物館』這個習作。」(以上訪問見2004年12月13日《明報》。)

「盒子博物館」的設計靈感

設計「盒子博物館」的靈感來自我自己收藏的盒子,主要是中秋節的月餅盒及平日購物的包裝盒子,它們大小、顏色、形狀、物料不一,設計獨特,丟棄了很可惜,況且不環保。我要求參加的小館長一定要自備一個盒子,而且整個課程所有物料都不能花錢買,他們的展品也必須是自己收藏的。

我對「盒子博物館」的設計有嚴格的要求:

  • 盒子的大小要配合展品的大小及數量
  • 盒子的設計要突顯展品的特色
  • 展品在盒子裏的陳列及展示,必須能夠讓觀眾全方位觀賞
  • 撰寫展覽的介紹文字必須是自己的研究資料
  • 撰寫展品背後的有趣故事,說明展品的來歷、價值、教育意義及收藏的樂趣
  • 撰寫展品的標題,說明名稱、製造年份、地點、物料、用途及特點

我們真的不要低估小館長的能力,他們都一一做得到。由此可見我們的孩子不是沒有創意,只要激發起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創造力便得以引爆至無限的可能。

孩子心思  登上博物館舞台

2006年我很榮幸和香港文化博物館合辦了「小小博物館工作坊」 ,以配合「玩物養志」的展覽。

我們一共招收了16位小館長,要求他們在四個星期日合共8小時的工作坊中,透過參觀博物館展覽、物件學習(object learning)、分析展品及分享各學員的藏品,在導師的指導下,以自己的藏品策劃展覽,建構一個小小博物館,最後還要親自解説藏品及策展的心得。

這16個小小博物館的前身是鞋盒、月餅盒、影印紙盒等。經過小館長的精心設計,搖身變為壽司博物館、郵票博物館、地鐵紀念票博物館、石頭博物館、巴士博物館、錢幣博物館、骰子博物館、賣旗貼紙博物館、中國古代兵器博物館等,教人目不暇給。

每一個小小博物館的設計可謂匠心獨運,最巧妙的地方是可隨身攜帶,打開盒子便即時做展覽,裏面除了小館長的獨特珍藏外,還有專題展覽的介紹和展品的説明。小館長向觀眾解說完畢,把蓋子合上,又可到別處展覽了。課程完結後,小館長的作品還得以在博物館展出呢!

建立兒童博物館  傳承文化和歷史

為了更好地做好「盒子博物館」課程, 我利用到波士頓探親之便,報讀了哈佛大學一個博物館研習課程,特別選修了博物館教育及兒童博物館,以歷史悠久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為研究對象,收獲了不少的專業知識,啟發了我重新探討兒童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建於1913年,沒想到這百年老館很有前瞻性,特別為0至3歲嬰幼兒設立了一個遊戲空間(Play Space)。當我看到年輕的媽媽推着嬰兒車進入博物館,來到這專區,開心地和孩子一起自由探索玩樂,我是多麼的渴望香港也能為孩子建造一所兒童博物館,一代人的文化素養及終身學習,必須從娃娃抓起。

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能享有一所專屬於他們的博物館呢?如果我們的心裏沒有「孩子優先」這份對幼小者的愛護, 我們的文化和歷史如何得以傳承、發展和延續?兒童博物館不一定要有主題公園的建築硬件,也不一定要有珍貴的文物,只要給孩子一個廢棄盒子,他們也能化腐朽為神奇!

嚴吳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