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10多年前當特區政府宣布要推動發展創新科技時,不少人都抱着一種懷疑、嘲諷的態度。然而到上周一習近平主席回覆24名在港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表示要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時,已聽不見有強烈質疑聲音;表示憂慮的反而是內地科研經費來港會否影響學術自由,而申請科研資金的條件是「愛國愛港」人士,是否等於設下政治關卡……
政治上的質疑,要由政府來解答;但「民間反應」再沒有聲音認為香港不應搞,或沒有條件搞創新科技(有的話也「微不足道」)。當年最膾炙人口的「high tech 揩嘢, low tech 撈嘢」口頭禪,更已絕迹於輿論界。今時今日香港要搞創新科技、政府應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學府必須培養更多科研人才,都已沒有太大爭議。剩下的問題是怎樣把創新科技轉化成為經濟回報, 惠及本地增長、就業、民生,最後令香港可以「升級轉型」。
香港搞創科缺的不是錢
上周當消息公布時,政府官員都強調「資金過河」是一大突破,意思是本港大學和科研機構以後可以參與「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獲批項目的經費可跨境撥付到港。充裕的經費對科研當然重要,但特區政府每年都向大學或研究機構撥出以億計的款項(雖然香港研發開支佔GDP﹝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低於其他發達經濟體),今年財政司長更在預算案內承諾撥出500億元發展創新科技,何解本地科技界仍然缺錢,需要「北水南來」協助?
據報道,中央已率先批出2200 萬人民幣給22 個香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每個科研機構所得經費為100 萬人民幣。以特區政府財力,要承擔這2200 萬人民幣研究經費理應輕而易舉, 何須「北水」解困!很明顯,香港要搞創新科技,缺的並不是錢。
要增科研投資主力應是企業
香港花在研發(R&D) 的開支佔GDP 比例偏低,已是人盡皆知(該比率在2016 年為0.79%),距離頭3 位的以色列(4.2%)、韓國(4.1%)和日本(3.5%)都有一段大距離,三強的研發經費比香港多三至四倍。但是,如果以政府投資在研發的開支佔GDP 比例計,香港仍然偏低(0.4%),但卻沒那麼離譜,頭3 位的瑞典是1%、德國0.9%、荷蘭0.9%,只較香港多一倍多。
上面的數字說明什麼?數字反映的是, 整體投資在研發上最勇進的國家,研究經費很多其實來自企業。例如以色列, 有3.5% 的科研投資( 佔GDP)是來自企業,只有0.7%來自政府。韓國的企業科研投資則為3.3%(佔GDP),政府只佔0.8%。日本這兩組數字則是2.7% ( 企業) 和0.8%(政府)。換句話說,要增加科研投資,主力應該是企業而非政府。
政府的投資有帶頭作用,起碼可以展示「堅決發展創新科技」的決心;然而企業不動起來,政府的科研投資只會停留在實驗室或大學的學術研究,未必可以「落地」成為經濟發展動力。港人重實利,「low tech 撈嘢」的市井智慧,是創科對生意和盈利沒有實質幫助,搞之無謂;反而低科技的生產可「節省」科研成本,又何須投資?我手頭沒有數字,但當年往珠三角利用低成本擴大生產把生意做大的港商,有多少家經投資研發利用科技把生產推上另一台階?又有多少在廣東「騰籠換鳥」、政府強制要提高產業技術水平之後無法生存而要結業?
能夠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對香港肯定是好事。但在大學的科研必須跟產業界緊密結合,方能令科研成果推動香港整體發展。尤其當香港要邁向智慧城市,無論在公共管理、共享經濟、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科技應用都可大派用場。創造一個結合「科研—產業—應用」的創科生態圈,應是特區政府得到內地創科力量支持之後的首要工作。
香港市場細沒足夠空間養大企業
創科成果除了應用在產業,也會催生一批新興企業,它們需要籌集資金壯大成長。香港金融業發達,集資問題不難解決, 問題反而是在市場空間。能培養出多少「創科獨角獸」,是反映一個地區創科活動是否成功的指標。香港雖已培養出「創科獨角獸」,但數量不多,原因之一應是香港市場太細,沒有足夠空間「養大」初起的創科企業。有創科界人士指:香港創科生態環境遜於其他地區,「在大陸很簡單,只要完成產品便可放上淘寶試,但香港根本沒有這些平台」(參考5月21日《香港01 周報》〈創科救港說易行難初創企業面對三大困局〉)。所謂平台,其實就是市場。
未來大灣區規劃如果可以把9個內地城市和港、澳連成一個「共同市場」,將會是推動本地創科發展的有利基礎。
有人認為香港向來投入科研的資金不多,也不重視培養科技人才,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香港有沒有足夠人才實力?事實上香港科研水平和鄰近地區比較絕不遜色。據QS(Quacquarelli Symonds) 排名榜, 香港小小一個地方有5家大學名列世界頭100位。至於在科學及工程學科的排名,表現同樣不弱,在全球頭50位排名榜中,電子工程系共有3家本地大學:科大(23位)、港大(32位)、中大(38位)。電腦科學也有3家排頭30位, 分別是科大(14位) 、港大(26位)和中大(28位)。數學則有兩家: 港大(28位) 、中大(29位) 。化學也有兩家: 科大(23位)、港大(27位)。有此成績,香港人真「不宜妄自菲薄」。
此外,本地8家公帑資助大學中,有6家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或研究中心,合共21個項目,反映本地科研實力有相當基礎。比起近年科技產業冒起甚速的堔圳,香港更是遙遙領先。
有人擔心中央雖然有意協助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但本地根深柢固的「磚頭文化」會否拖住後腿,令創科始終成不了氣候?對此,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企業能夠找到市場空間,可以把創科化成賺錢機會,香港人一定會把握時機,投入這股創科潮流。利之所在,創科必興。能賺錢的事,港人怎會不做!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