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香港音樂資料館

上月辭世的香江首席藝評周凡夫,十幾年前捐贈幾批音樂資料給中央圖書館,到了這一刻還在處理中,上架遙遙無期。他餘下的全部資料,從接收到處理豈非要等幾十年才得見天日?成立音樂資料館該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上周本欄呼籲成立香港音樂資料館,以集中保存四散的珍貴音樂資料。文章見報後,收到不少業界朋友表示支持,亦提出意見,也有表示成事機會甚微。

倡設多功能資源中心

首先有朋友指出,不少音樂資料現在已經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收藏及處理,例如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就常設一個粵劇文物館,上星期更開設了一個名為「瞧潮香港60+」的展覽區,其中包括傳奇流行音樂歌手的藏品,例如梅艷芳、張國榮等舞台服飾,黃家駒的第一支結他等。

舉行音樂展覽固然是好事,在港鐵、商場舉行都可以。香港音樂界以至愛樂公眾需要的不是展覽館,而是一所集資料蒐集、研究、整理(包括復修)、儲存,到陳列、展覽,甚至作一定程度現場演奏於一身的音樂資源中心,既為廣大聽眾興趣服務,也為音樂工作者提供參考資源,以至作為與國際及內地音樂同道作交流平台。現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新聞博覽館都有類似的功能和運作。

行政不善致文獻積存

現時嚴肅音樂資料主要存放在中央圖書館藝術資源中心的音樂特藏,另外部分音樂專題資料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各大學、演藝學院圖書館也有一定數量的音樂參考資料,但都不開放給公眾使用。

康文署的音樂藏品固然向公眾開放,可是收集到的大量資料,處理過程緩慢。例如上月辭世的香江首席藝評周凡夫,十幾年前捐贈幾批音樂資料給中央圖書館,到了這一刻還在處理中,上架遙遙無期。他餘下的全部資料,從接收到處理豈非要等幾十年才得見天日?過程之慢,大概是因為公共圖書館有太多一般性的資料要處理,專業處理音樂資料的人手不多,因此積存大量文獻,有違捐贈者將資料公諸同好的初心。

還記得周凡夫離世不久,筆者先後收到官員短信,表示難過的同時,希望獲得周家捐贈累積幾十年的音樂資料。現在問題不在於資料,而是處理大量資料的機制,包括人手、資源、場地。成立音樂資料館,應該是時候提上議事日程,不負前輩遺願,也對得起香港音樂藝術的不朽成就。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