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文明 冀在21世紀修成正果──回首60載中國研究路

我意識到,「中國現代文明秩序」還遠未建構完成,在建構的過程中,還不免會遭遇到困難與挫折,但它是無數代中國志士仁人的歷史共業,已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思想力量。

承接上文:〈中國的出路只有現代化一途──回首60載中國研究路〉

編按:金耀基教授的《從傳統到現代》作為第一本以中文書寫、以現代社會科學的知識規範闡述中國現代化進程與轉型的學術著作,自上世紀60年代首次問世以來,引起學界與社會廣泛響應,其影響持續至今。此書今天以新面貌再次問世,新增多篇論文,論述更深更廣。本社特轉載導言,以饗讀者。上篇提到,現代化是中國歷史的必由之路,並回顧了中國近代史,直至1949年以來,國共隔海分治,中國大陸由毛澤東時代過渡到鄧小平年代,「世界的格局不復舊觀」。

我們知道,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及推動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並非一帆風順,無風無浪的。根本上說,鄧小平一面倡導「四個現代化」,一面高舉「四個堅持」,這裏面始終存在政治上向左,經濟上向右的矛盾。並不完全出乎意料的,1986年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學潮,1989年再出現震動中外的社會運動,其所表達的最大訴求是自由與民主。深層地說,二者的原初動機都是站在「改革」的立場,他們與黨政當局的衝突也非絕無妥協與和解的可能,但事實是,最後以悲劇告終。上世紀80年代末, 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又遭遇到一次重大挫折。

改革開放 由挫折到翻生

歷史的發展常難預料,1991年看似穩如磐石的蘇聯共產國際體系,轟然崩塌,美蘇兩極對峙之局轉為美國獨霸的單極世界, 深一層說,美蘇冷戰競爭結果顯示的是:「蘇式現代性」決定性地敗給了「西方現代性」;中國因有1978年開展的改革開放,才避過了與蘇聯陪葬的命運。

1992年1月,87歲的老人鄧小平自北京南下深圳和珠海兩個經濟特區,展開了為期5星期的著名的「南巡」。「六四」沒有動搖他改革開放的初心,對於1987年在中共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沿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文獻,他表示「一字不需改」,並發出黨中央領導層如不堅持改革開放,就應下台的警語。很明顯的,鄧小平堅信「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不可不走的歷史之路。鄧小平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的信徒,但這沒有妨礙他更是一個中國的民族主義者,他曾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1992年1月,87歲的老人鄧小平自北京南下深圳和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亞新社)
1992年1月,87歲的老人鄧小平自北京南下深圳和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亞新社)

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發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力,它鞏固、深化了1978年倡導的改革開放;並拓開了此後30年的中國現代化大路,使中國百年的現代化雄健地攀登歷史的新高地。從1993年到1997年(鄧小平去世之年),在江澤民、朱鎔基擔任總書記與總理任內,中國國民經濟總值(GDP)平均增長率為11%,這是令世界驚歎的高速,中國已被賦予「世界工廠」的稱號;「中國崛起論」、「中國威脅論」開始成為世界媒體的熱門話語。

2001年中國進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自此,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2003─2013),在胡錦濤、溫家寶為總書記與總理任內,中國經濟持續以9%的高速成長;中國現代化工程由點而線而面,在一個蓬勃生猛的「生產革命」之後,接着是一個百花綻放的「消費革命」,2010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但是世界最大生產地,也是世界最大市場。大面積的城市化(成百上千的大小城市)的開展,龐大資訊交通網(特別是公路、鐵路與航空、船輪)的構建,同時,國防、金融、財政、教育、科技、學術、文化、體育、媒體等各個領域的巨大發展,中國社會的面貌與體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由「前現代型」文明快步向「現代型」文明轉變,從人口結構與農工業生產率的比重來看,中國已成為一個現代的新工業文明體系了。

毫無疑問,中國已實現了百年追求的富強之夢,中國亦由鴉片戰爭後淪為「邊陲」地位重新進入到世界秩序的多元的「中心」地帶。中國至此真稱得上是一個現代化大國了。2013年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宣稱中國要從現代化「大國」向現代化「強國」推進,他更再次強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把中華文化復興與現代化聯結起來。誠然,40年來,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工程,一直在建構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性」。2009年,英國的雅克(Martin Jacques)出版了《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他認為古老的中國已創立了一個特具中國性格的「現代性」,也即是一個「中國現代文明」的新模式,並說在當今「現代性競爭」的時代中,中國的現代性模式更具優勢。

在江澤民、胡錦濤時代,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逐步全面接軌。(亞新社)
在江澤民、胡錦濤時代,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逐步全面接軌。(亞新社)

以西方現代性問題為鑑

我對中國「現代化」的研究始於1966年出版的《從傳統到現代》(即本書的上卷),而我對中國 「現代性」的探索,第一次正式論述是1994年我在北京大學「潘光旦先生講座」中發表的〈中國現代文明秩序的建構──論中國的「現代化」與「現代性」〉(收入本書下卷)。在那篇論文中,我提出中國現代化之目標應在建構一個中國的「現代性」,也即一個中國的現代文明秩序。我寫這篇論文時,距我出版《從傳統到現代》已經28年。當年我談論最多的是現代化,但較少談「現代性」,這次我則把重點放在「現代性」的問題上,並且提出「中國現代性」的概念。

在這裏,我特別要指出,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範國內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反現代化」、「去現代化」的運動。從根源上說,這是對「現代性」(指西方的現代性)的不滿,故「去現代化」是一種「去現代性」的衝動(de-modernize impulse),而此一衝動特別強烈地表現在環保運動、神秘性宗教運動等。同時,美國的「現代化理論」(指西歐以及特別是美國完成的「現代性」,不止是「現代性」的第一個案,而且也是「現代性」的普世化的典範)到70年代已受到普遍的質疑與挑戰。80年代西歐思想界在「後現代主義」思潮衝擊下,學術界更發生了一場「現代性論辯」,對「現代性」(指西方的現代性)的制度面、文化面的根本性的病態、缺失作出深刻的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西方現代性」之問題,正可以為現代化之後來者作為鑑鏡。事實上,東亞(日本等四小龍)的現代化經驗有力地顯示東亞社會建構或建構中的「現代性」與「西方現代性」有「共相」,但沒有「同一性」,這說明現代性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民族文化傳統在現代性建構中必會產生作用與影響。所以,我在1994年論文中指出,「西方現代性」外可以有「另類現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ies),並強調中國現代化最終要完成的「中國現代性」不能也不應是「西方現代性」的翻版,而建構的中國現代文明則是「現代的」,也是「中國的」。

美國的「現代化理論」到70年代已受到普遍的質疑與挑戰。圖為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文化的「嬉皮士」年輕人。(Wikimedia Commons)
美國的「現代化理論」到70年代已受到普遍的質疑與挑戰。圖為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文化的「嬉皮士」年輕人。(Wikimedia Commons)

中國現代文明秩序還未完成

中國現代化, 時序上說, 自19世紀歷經20世紀到今天的21世紀, 是跨越3個世紀的歷史進程,在這170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它是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思想文化等各個層面的社會大轉化(societal transformations)。實際上,這也正是一次文明的轉型(civilizational change),即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

在這個文明轉型的過程中,人的生、老、病、死,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有了變化。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生存形態與百年前的中國人已有根本的轉變。誠然,生於工業文明的人,對時間、空間都有了新的感受,甚至在人生觀、生死觀、宇宙觀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在本書上卷中指出中國現代化促成了中國文明轉型,這個轉型涉及到3個層次,即:

  • 器物技能層次(technical level)的現代化
  • 制度層次(institutional level)的現代化
  • 思想行為層次(behavioral level)的現代化

中國現代化是一個有方向性的歷史發展,十多年前,我再提出中國現代化的3個主旋律(主旋律外當然有次旋律),這是我從逾百年現代化的歷史經驗中抽繹出來的理論性表述,中國現代化的3個主旋律是:

  • 從農業社會經濟到工業社會經濟
  • 從帝制君主到共和民主
  • 從經學到科學的範式之變

這裏我要說明,我說的中國現代化是指海峽兩岸的中國的大陸與台灣。2013年,我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名為《中國現代化的終極願景》的自選集,我以建構「中國現代文明秩序」作為中國現代化的最終願想。2014年我應邀在台灣高雄中山大學的「余光中人文講座」中發表了〈中國現代化與文明轉型〉的演講(收入本書下卷),進一步闡明了「中國現代文明秩序」包括的3方面的內涵,即:

  • 一個有社會公義性的可持續發展的工業文明秩序
  • 一個彰顯共和民主的政治秩序
  • 一個具理性精神、兼有真善美三範疇的學術文化秩序

我意識到,「中國現代文明秩序」還遠未建構完成,在建構的過程中,還不免會遭遇到困難與挫折,但它是無數代中國志士仁人的歷史共業,已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思想力量,我希望甚至相信在21世紀內,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文明將會修成正果。書寫至此,我不由想起明末大儒顧亭林的詩句:「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

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生存形態與百年前的中國人已有根本的轉變。(Shutterstock)
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生存形態與百年前的中國人已有根本的轉變。(Shutterstock)

遠路不須愁日暮

年前,香港中華書局趙東曉博士、侯明女士建議,在香港首次以繁體字重版1966年的《從傳統到現代》。同時,擴大出版《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的論文集,亦即在「從傳統到現代」的同名下二書合卷出版。我欣然接受趙、侯二位深獲我心的建議,因為《從傳統到現代》二書都是講述百年中國從「傳統」到「現代」的大歷史故事,當全書即將出版之際,驚覺我已是八十八之年的老人,而1966年《從傳統到現代》第一書出版時,我正是「三十而立」的青年,歲月飛馳,真不無今昔之慨。東曉、侯明為此書催生,所付出的心力,是我深為感念的。楊安琪小姐在編輯和索引上所作的精細繁重的工作,令人感動,我在此鄭重向安琪表示謝意。

2023年3月1日
香港結束口罩令之日

中國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 2-2

原為《從傳統到現代》導言,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從傳統到現代:中國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
作者:金耀基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金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