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奮鬥故事

我建議政府透過鼓勵、贊助、合作夥伴等可能模式來提供轉播香港運動員在大型和重要國際比賽的過程,讓香港年輕人和廣大市民有機會透過觀看比賽而參與到運動員的奮鬥過程中。

最近幾星期,香港單車的李慧詩和劍擊的江旻憓先後為香港帶來最高的榮譽。先講李慧詩,她在較早前的世界錦標賽個人奪得兩面金牌,成為爭先賽和凱琳賽兩項賽事的世界一姐。接着,便是女子重劍的江旻憓,先後在古巴和巴塞隆拿兩站世界盃賽事取得冠軍,讓她的排名累積重要分數而升上世界第一位,這也是香港劍手首次登上世界第一的歷史紀錄。當很多體育運動愛好者和廣大市民為她歡呼和讚賞時,她回港抵埗時在機場接受訪問,卻因為未能在布達佩斯大獎賽中取得好成績而自責,說自己不配做世界第一,她那份真感情和有感不配而當場落淚的情景,讓熒光幕前的觀眾為之感動和同情,她那份謙卑和自我要求做得更好的態度,正正就是時下很多年輕人要學習的。

成功的運動員,背後都有很多可以跟年輕人和廣大市民分享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勵志的。試想如果沒有記者給江旻憓做了這個訪問,讓我們可以分享她對成為世界第一的心情和感受的即場畫面和片段,我們便錯過這位香港劍手的一些在劍擊道路上的心路歷程。

讓市民參與運動員的奮鬥過程

早幾個星期,當李慧詩登上世錦賽的雙料冠軍時,在網絡世界已經轉發一段未能在電視或其他網絡媒體觀看李慧詩即場比賽的情況的片段,對此本人感到失望和無奈。

記得去年在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約見體育界代表的一個會議上,我建議政府透過鼓勵、贊助、合作夥伴等可能模式來提供轉播香港運動員在大型和重要國際比賽的過程,讓香港年輕人和廣大市民有機會透過觀看比賽而參與到運動員的奮鬥過程中,試想政府每年投放超過6億元在精英體育上,難道不應該讓更多市民分享這筆投資的成果嗎!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