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星級人物魯賓尼唱淡比特幣十年,由幾百美元唱到今日接近十萬美元,每逢比特幣下跌都會出來認叻,但每當比特幣上升,他又會變得低調,轉去講其他話題。唱淡比特幣的名人,當然不止魯賓尼一個。唱好的,相比下沒有那樣星光熠熠,但論極端程度也不遑多讓,早就有人預測比特幣升上數十萬甚至過百萬美元,要多樂觀有多樂觀。
魯賓尼一錯再錯,其傳媒寵兒地位不變,他還定期為報刊撰文,經常接受訪問,還受邀出席人人西裝筆挺的高峰論壇。為什麼?提供最新資訊、客觀評論,並不在傳媒業務範圍內;娛樂讀者、譁眾取寵,才是傳媒安身立命之處。任何財經議題,立場不夠極端、強調細微分別的分析,難以吸引注意,像電視劇那樣正邪不兩立,一邊是價格終必歸零大淡友,一邊是價格衝上雲霄大好友,互相批鬥(以及其支持者批鬥上的批鬥),那就是有叫座力的「大辯論」了。彭博那類的大型財經傳媒,要舉辦西裝筆挺的收費活動,難免要從這個方向入手,傾向邀請魯賓尼這類人物。
末日博士形象深入人心
除了比特幣歸零,魯賓尼還不時宣稱這裏那裏經濟崩潰、通脹失控,末日博士形象深入民心,在很多的「劇本」中都有角色可以演,自傳媒邀請自然應接不暇。例如最近比特幣的情況比較尷尬,魯賓尼很容易就可以改拍另一套電視劇,大談特朗普的政策會如何導致滯脹和股市大跌了。
至於魯賓尼是對是錯,從來都不重要。香港樓市在傳媒推波助瀾下亦有類似戲劇張力,一邊是N年來也預測樓價跌的悲觀派,一邊是壞事說成好事的樂觀派,兩邊都有地盤發表偉論,網上網下的時間就花在雙方及其支持者互相攻擊上,製造比認真分析多很多倍的流量。兩極對立是票房保證,也是圍爐取暖、確認偏差的結果。站在魯賓尼一方的,又或認為香港樓市死路一條的,生活中不能只有同聲同氣的人,還需要有取笑對象(「高位摸貨抵死,哈哈哈哈」、「等被割韭菜啦傻仔」等等)。倒過來說,道理也一樣。沒有其他人的愚蠢和無知,哪能顯出我的聰明和學識?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