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從九十年代初以後,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詞語很可能是在新聞報道、人們日常的生活及專業學術會議中,出現得出最多次數的一個概念。全球化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無可逆轉的歷史及社會發展潮流,每一個國家或社會,不管被迫或自願,都要適應這個無可抗拒的潮流。
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者兼記者湯瑪士‧費里曼(Thomas Friedman)無疑是這個潮流的促進者或擁抱者之一。他的著作無一不是極力描述及鼓吹全球化,帶給世界和個別國家種種好處。2005年,他出版了風行一時亦可能是他出名的著作《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這個書名立刻引起人們的好奇。很明顯的,這個書名是對事實上地球是圓的一個強烈的意象反差,刺激了觀眾的好奇心,以促進它的銷路。
書的開頭,費里曼就十分形象地說明什麼是全球化。在印度某一個城市,他走進了一間公司的會議室,立刻就看到四邊掛着的螢幕(screens),出現在螢幕上的影像,是身在世界各地的同一間公司管理階層的人;就在此瞬間,世界各地的地理疆域經已打破,人們通過視像螢幕開會討論公司重要的問題。十多年後的今天,在一間中型公司裡,這樣的視像會議(Video conferencing)已十分普遍了。螢光幕是平面的,疆界已不重要,整個世界實在是被科技貫通了;十多年前,這個形象譬喻的確生動地描述了全球化趨勢。這本書的暢銷不是偶然的。不過,自認是「全心全意的平面主義者」(compassionate flatist)以及「自由貿易痴」(free trader)的費里曼,可能發夢也想不到十多年後,他的國家出了一位反自由及全球化的總統──特朗普。
那麼,究竟什麼是全球化?其實給予一個簡潔的概念定義並不困難。全球化其實是:世界各國在人民、貨物、服務、投資、科技以及資訊的自由流通過程。由於主權國家(nation-state)仍然存在,毫無限制的貨物及人口自由流通是不可能的;全球化僅要求世界各國政府政府在政策上儘量促進自由流通。目前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就是鼓勵及開展世界各國自由及公平貿易的一個最大的組織。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解說,全球化實包括以下的四種流通:
一)資本及投資
二)貿易及交易
三)移民及民眾之間的交流興來往
四)知識或資訊的傳播及傳承。
事實上,這四種流通已涵蓋了經濟、社會、科技以及知識或意識型的四種層面。
全球化早已存在
誠然,各地之間的人民往來以及貨物貿易,古已有之,不過現今更為頻繁而已。知識界或學術界並不認為全球化是二十世紀才出現的現象,只是在二十世紀後期,互聯網之出現及發展令全球化之趨勢無可阻擋而已。古代帝國社會也有某種程度的全球化。例如,羅馬帝國的管治曾經遠及英國;阿歷山大大帝的遠征軍也遠抵印度。中國漢武帝時開拓西域,中間所形成的絲綢之路,曾西達南歐,當然元朝時的意大利人馬可勃羅從海上來華,而從水路回國,更是偉大的壯舉;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遠征東非的海岸線,也開拓了新貿易航線。著名的「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創立人法蘭克(Gunder Frank)曾經寫了一本《重新看東方:亞洲世紀主導的全球經濟》(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從一個「全球主義」(globalism)──全球化一的視角詳細敍述了15世紀至19世紀的「全球貿易」。
更甚者,工業革命後,歐洲各工業強國向世界各地殖民地的擴展,無疑是另一波的全球化。海外殖民地成為工業原料的供應地以及產品的銷售處,歐洲特別是英國成為產業中心;二十世紀初之後,產業中心的地位由歐洲移向美國,二十世紀中葉後移向亞洲。
然而,在二十世紀的大部份時間中,全球化的步伐受到國家社會主義(state socialism)的妨礙。列寧成功發動的1917年共產主義革命,將俄國切割於世界資本體制之外,差不多要70多年後,這個堡壘才被打破。列寧之後,蘇聯實行史太林式的中央「命令式經濟」(command economy)。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體制差不多佔據了半個世界,中國、古巴、越南以及東歐等國家,都是這個體制堅定的擁護者兼實踐者。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各佔半壁江山,時有衝突及妥協,這種國際關係的型態很難稱得上全球化。
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市場化」是不能分開的。說到底,歐洲的工業革命其實就是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更替封建主義生產方式的過程。兩種生產方式的核心差別,就是「市場化」,也就是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稱的「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歐洲國家藉着船堅炮利,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輸去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顛覆了當地的傳統經濟社會秩序。當資本主義的市場化秩序正逐步建立而發展之際,國家社會主義的建立卻將它關上大門,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受到挫折,與社會主義體制並存數十年,各領風騷。
八十年代中後,蘇聯改革者戈爾巴喬夫(M. Gorbachev)在國內發展「市場社會主義」後,他同時將蘇聯的國家社會主義體制轉型為資本主義,從而令全球資本主義得到了新生的動力。無獨有偶,八十年代的中國,在毛澤東逝世後也正在改革僵化的社會主義體制;而中國改革者胡耀邦、趙紫陽等領導人的改革方向,和戈爾巴喬夫是一致的。兩大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市場化改革令全球市場化大大邁前一步。明顯地,當今全球化的動力,來自於兩大因素:第一,以中國及前蘇聯為首的國家社會主義陣營,毅然拋棄「命令經濟」,擁抱市場經濟,令資本主義體制的更新及發展注入了無限的新動力,社會主義體制全面崩潰,這個發展被美藉日裔政治學家福山(Fukuyama)稱為「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他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最終戰勝了社會主義制度,成為歷史發展的最後勝利者。當然,事後看來,他的勝利宣言宣布得太早了。
資本主義制度大勝
不過,無論如何「兩極世界」(bi-polar world)的崩解,人口幾乎佔了世界五分之二的社會主義體制引入了市場經濟,的確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大勝利。這是當今全球化發展勢不可擋的原因之一;與以往的全球化不同,資本主義市場真真正正地進佔全球各國,並無漏網之魚。資本主義成為全世界的唯一有效率的生產方式的制度了。
第二個因素,是九十年代初以後的互聯網的興起。也可以說,到了互聯網的年代,真正的全球化年代才降臨了,不論以往的交通或溝通工具多麼快捷,始終有地域之隔;有了互聯網全世界不但變成「地球村」,同時全球的距離濃縮在一台電腦之內了。資訊交流、貿易接單、金融匯通及股票賣買全部可以在彈指間完成。這真是一個革命性的年代,互聯網對於人類生活型態的影響,正方興未艾。
前蘇聯和中國擁抱市場經濟,令資本主義世界大為擴張,也令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大大擴展了。曾經有一個時期,輿論界曾認為全球化即「美國化」。美國是全球資本主義發展最成熟的國家,在政治及軍事上,又是世界的一哥;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無疑它的資本主義勢力又擴展了;人們看見美國的食物連鎖店如麥當勞、星巴克進佔各國的大城市,它的商業霸權似乎無處不在,美國似乎得益最大。
然而,表面的觀感並不等於真正的「實在」,全球化顯然是一個遠為複雜的過程,誰是受害者以及受害者?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英國的「脫歐」(Brexit)之公投成功,以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顯示這兩大資本主義老牌國家內部反全球化的暗流極為強烈,全球化的受益者並非只局限於工業化國家,而受害者也並非只是發展中國家。美國及歐洲民粹主義的興起,以及中國受益於全球化的自由貿易政策等現象,證明了這點,我在以後的章節仍會討論到這些問題。
略論全球化、民粹主義及本土主義之一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