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資金成了香港樓市的中流砥柱

健康的樓市需要有一定的流通能力,大陸資金的湧現,正好為香港樓市帶來急需補充的流動性。因此,我不贊成在現階段對內地來的資金採取排斥的態度。想做金融中心,就應該歡迎資金自由流出流入,不應該立過多的限制。

日前,與一些發展商朋友閒話新盤銷情的時候,得到這樣一個訊息──要知道一個新盤會否好銷,其實並不困難,只要看看來參觀示範單位的準買家之中,大陸客的比重有幾高就知道了。不足一成的,很難賣得好;有三成左右是講普通話的,就會有較理想的成績;大陸客過半的,就有機會賣個滿堂紅。

有人說,這種情況不太健康,擔心會剝奪了香港人的置業機會。不過,在樓市缺乏本地資金作支撐的時候,有外來資金作點幫補,亦不失為一件好事。否則,若樓價像之前那樣拾級而下,本地用家可能有錢也不敢入市,以免往後套現困難,將來即使賣得出亦可能要承受一定的虧損。

健康的樓市需要有一定的流通能力,大陸資金的湧現,正好為香港樓市帶來急需補充的流動性。因此,我不贊成在現階段對內地來的資金採取排斥的態度。香港的定位是想做國際金融中心,想做金融中心,就應該歡迎資金自由流出流入,不應該立過多的限制。

在英國政府眼中,有海外資金來買倫敦物業有什麼不好,錢入了英國之後,樓仍在倫敦。(Shutterstock)
在英國政府眼中,有海外資金來買倫敦物業有什麼不好,錢入了英國之後,樓仍在倫敦。(Shutterstock)

自從2019年香港社會出現大規模的動亂之後,社會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歧。有一部分不適應新環境的人選擇離開是避免不了的。離開的人很多都會選擇,把原先用作自住的樓宇賣掉。這會對樓價造成一定的壓力,令打算留港繼續發展的人,也得承受樓價蒸發的損失。現在有內地資金來港作補充,不但可幫助想離開的人套現,還可令想留下的人,減少資產蒸發的損失。

全世界大都會樓價 都反應外來投資者偏好

其實,全世界大都會的樓價,都不會只反映當地用家的購買力,而且還會反映外來投資者的偏好。倫敦的樓宇,從來就不會單由倫敦的本地人來購買,其中有些會賣了給阿拉伯王子,有些會賣了給俄羅斯商人,亦會有些可能賣了給大陸的「新發彩」。英國政府一向歡迎外來資金來買倫敦物業,有時還會提供一定的優惠作吸引。

在英國政府眼中,有海外資金來買倫敦物業有什麼不好,錢入了英國之後,樓仍在倫敦,買家是帶不走的,用家可以繼續租用,對經濟只有正面影響,沒有負面影響,何樂而不為?

香港人有時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時會感覺不到在香港生活的好處;但對內地人而言,香港的高水平法治,令生活在香港,無論產權與人權更有保障。香港市場的透明度高,交易方便,套現快捷,加上外匯流通,隨時可作資產配置,這些都是對內地人非常吸引的。因此,只要特區政府採取開放的態度,香港是不愁沒有內地資金來港置業的。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