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與老人接種疫苗的取捨

如果本地的老人疫苗接種率,能更快在更早時間上升至更高水平,我們或許能夠減少數以千計的死亡個案。

一個半月前,我在友報的專欄為推高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的成本效益,作了一個簡單的推算。其中我指出,在眾多年齡層當中,推高老人的疫苗接種率,是成本低效益最高的。

當中的原因相信大家都估得到:大量證據證明,疫症對老人的影響最大,疫苗於是對老人的幫助亦最大。

疫情大爆發  愈顯保護力

當時,我利用澳洲各年齡層確診後的死亡率數據做了一個簡單的推算:「如果疫情大規模爆發(50%人口染病),將70歲以上人口接種率提升至100%,可以『救回』約8000條人命。當然,這政策的效益會隨着爆發規模而有所下跌:假如最終『只有』10%人染疫,這政策亦『只能救回』1600條人命。」

老實說,在一個半月前香港的確診數字仍然是雙位數的時候,我認為50%人口染病是基本上不可能,而「只有」10%人染疫的假設亦有點太悲觀。

不過,疫情的發展一星期都嫌長,誰會想到在不到兩個月之後,香港已經有接近10%人確診(數字更是嚴重低估),而特區政府網站早前公布的數據,更顯示香港確診個案的死亡率比外國要高出好幾倍之多!

換句話說,如果本地的老人疫苗接種率,能更快在更早時間上升至更高水平,我們或許能夠減少數以千計的死亡個案。

長者接種率  仍有待提高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逝者已矣,現在唯有盡量鼓勵老人家接種疫苗,希望可以減低他們的死亡率和死亡數字。「可幸」的是,在疫情轉趨嚴重的時候,70歲以上老人家的接種率,已由當時的50%上升至現時的70%。

不過,這仍然相距歐美不少國家的超過九成接種率仍有一段距離。

執筆之時,新聞報道指,政府在為12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大開綠燈。我不反對為兒童接種疫苗,不過,在疫苗以及接種疫苗的資源短缺,以及大量證據顯示兒童確診後(無論本身有沒有接種疫苗)的死亡率,都十分之低的情況下,政府是否應該花更多資源和時間提升老人的疫苗接種率?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梁天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