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朗讀全文
世界金融互聯互通,一地風潮可以影響地球的另一面。美國矽谷金融在加息周期下觸礁,往後發展將會如何?
落雨收柴 風聲鶴唳
美國銀行數量不少,資産規模達5億美元有2124間(註1),如果産生信貸收縮(Credit crunch)的骨牌效應,情況令人擔憂。
回想當年在銀行操盤(炒賣外匯和債券)的日子,近似場景恍惚重現眼前:周末前爆出美國矽谷銀行(SVB)被接管(註2),一間全美第16大銀行出事,作為從業員的第一反應是:它的倒閉,哪些同業會受損?
為減低被拖累風險,必須停止向它們借出同業資金。但難度也高,就算評級機構都視矽谷銀行為A級的投資類別,直至東窗事發,連夜降為垃圾級別。所謂「猜猜它是誰」的處理辦法,就是「有殺錯,冇放過」。這也等於不肯定、不了解的行家便會斷絕資金供應,否則自己職位也不保。
實際上,對方銀行也是採用同樣的處理手法,自己也因此面對借款困難,整個市場一夜之間風聲鶴唳!
互相撕殺 骨牌效應
這只是故事的開始。銀行為了強化自身安全,對客戶放款也會收緊,一方面怕貸款變成收不回來的壞帳,另一方面確保現金充裕可傍身。至此,不只市場「缺錢」,而是整個社會都「缺水」。
一些業績不錯的企業,在一場看似無關的金融風潮中,可能沒有做好流動資金安排,結果面對支付違約困境。
最好的例子,原來就是美國矽谷銀行「爆煲」前二天。一間叫「加密貨幣銀行」(Silvergate Bank)突然關門(註3),當地市場追蹤「猜猜它是誰」過程中,便把矽谷銀行迫上險境,急售債券套現,虧損18億。(註4)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因戰爭和制裁帶來的通脹而加息,債券價格下跌,矽谷銀行賤賣債券帶來巨額虧損。接連影響再有第三、第四間銀行受牽連(註5),企業也受波及。
一場倒閉的骨牌效應瞬即蔓延,燃遍各地。俄烏戰爭,不單止炸爆北溪氣管,更炸爆矽谷金融,炸出全球風潮。對症下藥,提供資金流動性恢復市場信心,除了收購倒閉銀行,冷卻恐慌(註6),還可以停止加息、停止制裁,或是停止戰爭。
註:
- 美聯儲統計公布已投存款保的美國商業銀行總數,在2022底資産達3億美元或以上的共2124家,合計總資產21.696萬億美元,其中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資産為2000億美元。(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lbr/current/)
- 2023年3月8日(周三),按資産規模排名第16位的美國矽谷銀行(SVB)突然宣布尋求集資22.5億美元,引爆了市場恐慌,兩天之後的周五並結束了長達40年的運作。美國監管機構接管了存款,成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倒閉事件。
- 2023年3月8日,按資産規模排名第128位的美國Silvergate Bank(加密貨幣銀行/加密友好銀行)宣布關閉銀行業務,自願清算資產,其中理由是不堪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拖累。
- 矽谷銀行於3月9日被迫賤賣債券來籌措現金,巨額虧損高達18 億美元。若再按市場價格計算手上未出售的債券,損失更可高達150億美元。
- 2023年3月12日,按資産規模排名第29位的美國Signature Bank,也是美國最大加密貨幣銀行,被美國監管機構公布關閉。
- 英國個案,矽谷銀行的英國子公司擁有約55億歐元的貸款和約67億英鎊的存款,政府讓滙豐銀行以1英鎊的象徵性價格收購了SVB的英國子公司,較美國只保障客戶存款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