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 Thomas L. Friedman(Wikimedia Commons)
當特朗普在元月變成美國總統後,全球充滿了不確定感。白宮的幾個宣布(如限制中東人民入境),果然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先從「不再輝煌」的美國說起。當美國的競爭力已不再遙遙領先時,當政治人物與利益團體相互利用時,當媒體擴大散布社會對立時,當政府的支出超過能力時,當美國人民過度消費時,當不斷增加的社會福利影響工作意願時,當年輕一代失去認真工作與獨立奮鬥的精神時,美國社會的生命力與凝聚力開始渙散,然後就走下坡;尤其面對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特別是中國,產生了複雜的情結。
美國迎來的四大挑戰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面對這種說法:「英國霸氣地擁有19世紀,美國傲慢地主導20世紀,中國遲早將主宰21世紀。」,不得不理性地承認:美國的輝煌必須要重建。他的內心有現實面的沮喪,但他的基因中,有着美國立國精神中澎湃的樂觀主義,於是自稱為「沮喪的樂觀主義者」(frustrated optimist)。
佛里曼指出,美國想在21世紀領先,必須處理好四大挑戰:適應全球化壓力、減緩國家財政長期赤字、減輕能源消耗與氣候威脅、善用資訊科技革命,而本書持續闡述相關的處方內容。
他走遍過全世界,在試着為新著尋找解決各種難題的處方時,他想到青少年成長時代的明尼蘇達州。那是個萬湖之州,四季分明,風景優美,民風樸實,人才輩出。明州的最大城市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經常被選為全美生活品質最高的城市之一。
近年,他幾次回到明州,深度採訪,又再體驗到一個現代的民主社會仍然可以有效地運作。那裏的州政府、議會、學校、社區、醫院、博物館、藝術中心、職業球隊等,都非常富有創意、有執行力。即使一年有四個月冰天雪地,仍然(1)彼此合作、(2)同心協力、(3)相互支援、(4)共同分享,這真是值得學習的運作模式。
尋根處方 警告驕兵必敗
佛里曼的明州尋根之旅,提供了面對劇變、尋求繁榮的重要藍圖,展現出下列這些基本價值:
(1)「妥協」(彼此理性退讓)的重要:不能陷入中東地區相互對立的死胡同:「我弱,如何妥協?我強,何必讓步?」。
(2)「信任」的重要:沒有人與人之間、人與公部門之間、政商之間、多色人種之間的信任,社會就無法包容、適應、合作、進步。
(3)「教育」的重要:年輕人需要導師、教練;出了校門的人,要不斷自修。有人擔心特朗普的決策,因為他聽了很多情緒性的話,讀了太少理性的書。
(4)「連結」的重要:美國最嚴重的病不是癌症,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孤獨、不接觸、不交流。
(5)「家庭」與「社區」的重要:要在「颶風中跳舞」,必須要有溫暖的家庭與和諧的社區,它是社會安定的兩大基石。
這些看來平淡的處方,對美國社會來說,卻是「對症下藥」。
湊巧的是,我在明州的右鄰威斯康辛州,生活及教書有四十年的時間,比他在明州的時間長了一倍,也偶有機會開車經過他少年時代居住過的聖路易公園社區。
美國是一個偉大、開放、富裕的國家;但半世紀以來,政府權力的傲慢,企業營運的自滿,人民生活的浪費,造成了東方文化中「驕必敗」的嚴重失衡。所幸,美國社會從不缺乏有識之士(如佛里曼),他們總會及時提出警告與忠言。
在這本新著中,佛里曼再度鼓舞美國人民。面對加速劇變的世界,他相信個人透過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與技能增進(Skills Growth),可以追求到美國夢。這一代能比上一代好,下一代能比這一代好。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