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記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塵緣。 一木一修行,一方一淨土。
-->

《月下菩提》(選自New Century Workshop《天地和合》專輯)(洞簫:譚寶碩;古箏:徐美婷)

有人送了一段大樟木給寺院,他們希望這木頭可以雕刻成佛像。
他們向寺院推薦一位年輕的雕刻師,可以完成刻佛像的任務。
雕刻師來到寺院。
他把自己以往雕刻作品的照片拿給主持老和尚看。
雕刻師自豪地說:「這是我的作品,不錯吧?雕刻這個佛像,我完全沒問題。」
老和尚說:「不急,你先體驗一下寺院的生活。」
老和尚把雕刻師帶到大殿,一起拜佛。
拜佛的時候,雕刻師口中念念有詞。
老和尚問:「你口中念的是什麼?」
雕刻師說:「我希望佛祖保佑我平安、順境、事業有成。」
老和尚說:「拜佛不是求保佑。先放下自己,不求利益,發願努力修行,這才是拜佛的真正意義。」

雕刻師問:「拜完佛了,我可以開工雕刻嗎?」
老和尚說:「先不急刻佛像,你每天到禪堂和我們一起打坐修行吧。」
過了幾天,老和尚問雕刻師:「你靜坐感覺怎麼樣了?」
雕刻師說:「不行啊,我一閉上眼睛就很多雜念,坐不下去。」
老和尚說:「正是這樣,你更是需要練習靜坐。靜坐就是好好看着內心的雜念來和去,自淨其意,慢慢的你的心就會澄清了。」
雕刻師問:「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工?」
老和尚回答:「不要急,過一段時間再說。」

就這樣,雕刻師跟着老和尚每天拜佛、靜坐、幫忙做寺院的事。
日子一天天過去,雕刻師再也不提刻佛像的事,一心投入跟隨老和尚。
他開始理解:
學佛是去掉我執。
跪拜是放下傲慢。
念佛是澄清內心。
靜坐是心無罣礙。
打掃是掃心地。
供花是供心香。
刻佛像就是一次深刻的修行。
老和尚把雕刻師以前作品的照片拿出來,給雕刻師看:「這些作品,你現在還滿意嗎?」
雕刻師說:「真的很羞愧,這些東西現在都看不上眼了。」
老和尚說:「現在,你可以動手去雕刻佛像了。」
雕刻師滿懷信心,開始動工刻佛像。
隨着時間過去,佛像終於雕刻成。
佛像開光之時,法相莊嚴,慈顏善目,感動了所有人。

都說藝術可以陶冶性情。
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忽略,陶冶性情的「陶冶」二字。
「陶」就是薰陶,好的藝術,充滿真善美,有感染力,能感動人心,使人感受正能量,使人心導向正軌,這才是薰陶。
更重要的是「冶」字,也就是冶煉,是內心產生質的變化,是身心氣質和價值觀徹底的向好改變。所以說,要真正使藝術陶冶性情,還需要自己脫胎換骨、徹底改變自己,領略藝術的真善美。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所有的藝術都不是純技術,都跟內心世界有關聯。
春風化雨,滋潤萬物。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塵緣。
一木一修行,一方一淨土。

原刊於譚寶碩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

譚寶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