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的特色之一,是房屋由一個個院落,用三間房或四間房圍著一個天井組成,屋外有高牆圍繞,北京的四合院、雲南的一顆印,以至香港的三棟屋,都是這樣。
而古代城市,也像這種高牆屋的擴大版,城市由四邊高牆圍繞,城內由一個一個坊組成,在唐代以前,每個坊都是四邊有牆,只有東南西北四個坊門進入,坊內是一條十字或一字街,街中心往往有個過街樓,就像一間屋之天井一樣,是全坊人交往聚集之地,今天我們街坊一詞,就是源於此設計。
唐代以前,這些坊之間,日落後城內鳴鐘後實行宵禁。這種設計,是用以防盜防宵小,但在重要問題例如疫症時,便可把坊門關上,防止疫情擴散。到了唐末,由政治管治鬆弛,加上手工業、商業興起,有不少人便把坊牆加開,形成舖面方便招徠做生意。
到了宋代,這些坊牆已完全消失,變成清明上河圖所見的情況,但是坊街之坊門,不少用木柵欄牌坊組成,在晚上也是封閉以防盜,今天香港的原住民村口的牌坊,也就是這些坊門的遺存。
在韓劇《大長今》中有一段情節,有個地方出現瘟疫,地方政府便把那些地區封鎖,不准出入,使瘟疫不致外傳蔓延,但在古代區內病人便只有自求多福、自生自滅,韓劇中女主角便冒險進入疫區醫療病人。
西諺所云︰「歷史在重複(history repeats itself)千年不變」。
幾千年中國城市規劃的方法
今天港府在猶豫不決多月後,鑑於疫情高踞不下,而不少在深水埗及佐敦一帶出現,終於採用封區的方法,把佐敦一區封城,不准進出48小時,用以檢查找出隱形患者。
其實,把一區封閉,正是幾千年中國城市規劃的方法。
今日美式自由開放的房屋規劃,不少人單人獨居在深山之中,所以這些人需要有槍保護自己的屋,槍也變成兩面刃,美國今日治安不靖,也正是與槍及無牆開放式住屋相關。
今日佐敦那些沒有保安管理的單幢樓宇,似美式開放房屋,而新式有保安的屋苑,則像古代的城坊,你要出入被保安監視,還是自由自在有私隱,哪個是較好的規劃呢?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