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折衝,1月15日中美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紓緩已經持續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然而,目前美國對陸貨加徵的關稅仍會維持,待第二階段協議順利簽署後才會撤銷。唯中美第二階段貿易協議的談判將進入深水區,敏感議題並非一蹴可就,堪稱前景難料。
回顧2018年3月23日美方發起貿易戰,同年7月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以來,美國先後三度分別對大陸進口美國的340億、160億及2000億美元產品課徵10%至25%的關稅;雙方並於2018年在阿根廷G20及2019年在大阪G20會議二度宣布休兵;但2019年8月特朗普又要求全面課稅,後經雙方多輪談判,直到2019年12月13日,中美雙方才宣布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內容相當廣泛,共有九大章節,包括前言、知識產權、技術轉移、食品及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及透明度、擴大貿易、爭端解決及最終條款。
首先,在知識產權及技術轉移方面,雙方一致同意,將來無論哪一方都不應要求或施壓個人以技術轉移才能開展業務或取得監管單位的許可,同時禁止對企業施壓使用特定技術以取得許可證。
其次,在金融服務方面,美國要求大陸要全面開放45萬億美元規模的金融市場給美國金融業,允許美國銀行、證券、投資銀行、保險及電子支付等行業能在大陸百分之百持股營業,而不是像現在必須中美合資。
第三,在匯率政策方面,中方承諾不會刻意讓人民幣貶值或持續干預其貨幣市場。在擴大貿易方面,大陸要向美國購買800億美元的製造業產品,以及400億美元的農產品。以農產品而言,大陸幾乎要買在貿易戰之前兩倍金額的農產品。
中國崛起 美國不安
中美雖然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與美國的期望仍有很大的落差,美國對大陸的貿易赤字雖然減少,但美國仍不滿意;美國也要求大陸禁止使用不當手段獲取技術,以確保美國企業的利益。特朗普總統希望在11月總統大選前能完成第二階段貿易談判,體現其「遏中」的能力,以增加其勝選連任的機率。然而,第二階段協議談判的基礎,在於大陸是否能確切履行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此亦為美國並未在第一階段協議中取消加徵的關稅,而只是讓三分一的商品關稅降一半到7.5%,目的就是要大陸在第二階段協議中能夠持續讓步。在第一階段協議中,美國也把大陸從匯率操縱國名單中除名,而中方也希望美國能公平對待大陸企業,當然是暗指華為,華為將在第二階段協議談判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美貿易戰體現美國對大陸崛起的不安,關稅只是手段之一,美國真正在意的是大陸的技術威脅侵蝕到美國的產業利基,更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所以必須全面加以製衡。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將涉及較為重要的在線交易、網絡安全、要求大陸取消國企補貼等重大議題,因部分議題踩到大陸的紅線,必定會出現較大的爭議。可見由於雙方認知存在重大歧見,所以即使雙方簽署協議,但未來可能會再度引發經貿衝突。
總之,儘管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已簽署,但第二階段貿易談判才是「深水區」的真正考驗,雙方將觸及大陸的核心問題。平實而論,過去的兩年堪稱中美試探雙邊行為與利益邊界的新嘗試。若說第一階段貿易戰,雙方最大的矛盾在於利益的重組,那麼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角力,勢必表現在美方對於價值的堅持及中方對於核心利益的捍衛,可以預判,第二階段的談判將比第一階段更具爆發性因素,雙方的迴旋空間將大幅壓縮。儘管如此,在特朗普任內發動的貿易戰,原先被許多人視為中美「脫鉤」的開始,但歷史往往是以詭譎多變的方向前進。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若好好落實,將會讓雙方的經貿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融合的程度將很可能超越過去的40年。
原刊於《東方財經雜誌》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