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本港學童的近視發病率出現爆發式增長,達到疫情前的2.5倍。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指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學生戶外活動時間顯著減少,加上長期近距離面對電腦上課和做家課,平均每日用7小時面對電子屏幕,比疫情前多近3倍,又因未保持至少30厘米或一呎的距離,導致每年近視可加深達80度。
建議日花兩小時戶外活動
眼科研究團隊在2019年底開始,招募約700名6至8歲學童,了解他們的視力發展情況,結果顯示近視病發率為30%,對比過去3年1100名同年齡層兒童數據,增加2.5倍,而每年近視加深的度數也是疫情前的兩倍。
任卓昇教授建議,孩子在閱讀書本或使用電子產品時,每半小時就要休息一次;另外,建議每天最少花2小時或每周14小時在戶外活動,接觸陽光以增加多巴胺分泌,均有助預防及減慢近視加深。
有個案指,家長未能及時發現女兒看不清楚課室黑板,看屏幕時間過長甚至導致眼水分泌過多。其後經轉介至中大醫院,獲配能減慢七成近視加深速度的「阿托品」眼藥水,半年後近視才逐漸受控。
教大指四成初小生上課感煩燥
另外,新學年將於後日(9月1日)展開,香港島校長聯會副主席詹漢銘估計,由於大部分小學生不足12歲,未能滿足教育局七成接種率的全日復課要求,本港小學或會安排半日面授、半日網授或舉辦其他課外活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亦指,暫時沒有中學申請全日面授課程。
香港教育大學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合作研究初小學生的學習情況,收集了9所小學及2所課餘託管中心,共711名小一至小三學童、562名家長及97位教師的意見,研究結果顯示,超過四成受訪學生對在家上課感到孤獨和煩躁,逾半甚至無法按時完成功課,期望能盡快重返校園上課。
改善網課形式減輕學童壓力
此外,由於初小學生自制能力較低,上網課和做家課時容易分心,為家長帶來不少心理壓力、焦慮情緒。因此,超過九成家長及教師希望學校恢復實體上課。在半日授課的情況下,教大研究項目經理何嘉華建議,教師可以改善網絡授課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調查團隊又建議,學校應該加強家校合作機制,幫助家長教授學童學習時間管理、積極尋找社區資源,例如社福機構的社交活動,讓兒童得到適時的照顧及提升戶外活動的機會,均有助學童面對新學年時,減低生理及心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