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四個全面治國新時代」

「點讚」的新現象,顯示民眾對習近平主導的中共新高層治國理政戰略的認同和支持。中共新高層執政僅兩年多一點就能獲得這樣良好的反響,是十分罕見的,難怪令海內外人士刮目相看。
中國每年3月舉行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實際成了國人與世人觀察中國發展變化的窗口,因而,官方輿論聚焦、民眾熱烈議論、外電不乏評論。然而,今年2015年與往年顯著不同。以《人民日報》為首的官方輿論輪番推出重頭文章,大有將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新高層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這一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鎖定為今年兩會主旋律之勢。 民眾從兩年多來官方先後推出的「四個全面」治國理政戰略,感受到國家不斷發展變化,發展成果不斷惠及國人,因而出現了點讚「四個全面」、點讚「習大大」的政壇新現象。 
 
北京政界人士指出,「點讚」的新現象,顯示民眾對習近平主導的中共新高層治國理政戰略的認同和支持。中共新高層執政僅兩年多一點就能獲得這樣良好的反響,是十分罕見的,難怪令海內外人士刮目相看。
 

治國布局 四個全面 

 
「四個全面」這一個治國理政的新戰略布局,是習近平2014年3月12日在江蘇調研時首次提出的,之後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等重要場合又多番強調,使「四個全面」,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提法」。 
 
「四個全面」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大家知道,中共新高層接班時面臨種種挑戰:經濟總量領先下的人均落後、先富起來之後的共富挑戰、資源環境約束下的轉變壓力、創新能力與發展需求脫節、國內外安全風險疊加交織、治理現代化目標任重道遠。 
 
習近平堅持科學思維,堅定中國自信,立足中國實際,總結中國經驗,針對中國難題,出台一個個戰略決策。兩年多來,從中共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全面依法治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清晰展現。細以察之,「四個全面」,是從中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是從推動解決中國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 
 
進而言之,「四個全面」第一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第一次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確定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一次將全面依法治國,論述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鳥之兩翼、車之雙輪」;第一次為全面從嚴治黨標定路徑,要求「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鍛造執政黨成為國家事業興旺、更加堅強的領導核心。 
 
北京政界人士指出,「四個全面」有一個共性,就是直接或間接地增進人民福祉,所以,受到民眾點讚、認同和支持是必然的。 
 

四個全面 共富抉擇 

 
專家學者詳析,「四個全面」是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每一個「全面」,都是一整套結合實際、繼往開來、勇於創新、獨具特色的系統思維,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小康是各族人民的追求與期待,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時代潮流,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從嚴治黨是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但「四個全面」不是簡單並列關係,而是有機聯繫、相互貫通、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頂層設計。建成小康社會、煥發改革精神、增強法治觀念、落實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的主線,勾繪出的是中國未來民富國強的圖景。
 
北京政界人士指出,「四個全面」可以說是習近平主導的中共新高層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中國改革開放使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後,如何實現共富的必然選擇。共富這一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夢想,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然而,要把一個人口比歐盟、美國、日本加起來還要多的中國帶入全面小康,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全面小康才有保證。以「四個全面」治國理政就是這樣形成的。因此,「四個全面」的提出,標誌着中國進入「四個全面」治國新時代,或曰中國進入習式治國理政新時代。
 

民眾關注 全面小康

 
 「四個全面」提出容易落實難。正因如此,高層2015年伊始,即在各種場合加以強調,今次通過全國人大將之定為國策後,更會大抓落實。 
 
人民網、新華網等網站最近的民調顯示,民眾對兩會最關注的議題,第一是收入分配(第二是重拳反腐、第三是經濟新常態),超過七成網民投票選擇「不滿意」,約二成三認為的「一般」,二者相加超過九成。網民認為收入差距最突出的有三個問題,即行業差距過大,普通員工與管理者之間差距過大和區域差距過大。
 
又據相關部門統計,中國有1.28億人每天的消費只有6.3元人民幣,很多貧困山區民眾連溫飽也難以保障,可以說,「最富」和「最窮」的收入懸殊,正是轉型期中國面臨的尷尬難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創造經濟奇蹟的中國所積累的巨大財富,並未得到公平的分配,很多國企高管在企業虧損的情況下領着高薪,而那些整日辛勞的一線工人卻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資。 
 
北京政界人士指出,收入差距懸殊是一個關係「小康不小康」的重要問題,頂層設計不會忽視。2015年將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提速年。以薪金調整為突破口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深化,對打破利益固化藩籬、重啟發展新動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動作用。

任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