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河南水災和希臘山火再次為全球氣候變化響起警號,中國正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創新。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曾指中國要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團結香港基金與香港科技大學於8月3日聯合主辦「中華大講堂」,邀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論述中國政府的轉型政策措施,並與三位享譽國際的氣候領域專家,探討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特首林鄭月娥於論壇上致開幕辭時指出,本港2014年已經實現碳達峰、2019年的碳強度也比2005年下降35%。特區政府並將於2021年年底公布新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在推動電動車、資源循環、清新空氣外,訂定更進取的減碳策略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並特別指出,港府將發展綠色金融支持減碳。
科大校長史維教授在會中表示,表示科大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例如把校園化身成實驗室,透過實踐新意念,推展方案以應對氣候挑戰。
「1+N」政策體系加速轉型
解振華表示,當前全球部分地區熱浪、洪澇、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頻仍,進一步突顯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威脅全人類生存發展的危機。為了落實《巴黎協定》,中國碳排放的降幅必須要領先全球,「相比美、歐、日等發達國家, 中國碳達峰時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將低於這些國家碳達峰時的水準。從碳排放達峰到碳中和,即淨零排放,歐盟大體需要60多年時間,美國要45年,而中國則要力爭30年左右實現。」
他又透露,中央政府已經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並將陸續發布「1+N」政策體系。「1」是碳達峰碳中和指導意見,「N」則指2030年前的所有碳達峰行動方案及重點行業的政策措施。各部門、地方政府及主要行業都要制訂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建立完善的考核體系,對於未能完成目標的地區和部門問責。
「1+N」 政策體系將於以下十大領域落實轉型和創新。一是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能源革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二是推動產業和工業優化升級,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盲目發展,防止碳排放攀高峰; 三是推進節能低碳建築和低碳基礎設施; 四是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五是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七是發展綠色金融,擴大資金支援和投資; 八是出台配套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場;十是實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解振華倡建立全球碳市場機制
除了改革自身的社會體系,解振華強調各國也需要共同合作,消弭全球化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影響,例如航運貿易諸等問題。今年4月,中美雙方已發表《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提出在八個領域展開合作。除了重申《巴黎協定》的升溫控制目標,更會注重落實近10年的行動。他建議,在多邊框架下建立全球碳市場機制,確保環境完整性、 避免重覆計算,防止碳泄漏,維護貿易公平。
今年11月,各國領導人將齊集格拉斯哥,舉行《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旨在完成《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解振華強調,發達國家要兌現出資承諾,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這關乎各方互信和多邊機制有效性。同時,應防止將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領域技術合作和貿易政治化,切實推動技術創新、合作與轉讓。
與會的美國前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Todd Stern)表示,他主張全球各國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力求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C內,以防止未來出現更具破壞性的極端氣候,例如近期太平洋西北地區的熱浪,以及歐洲與中國的洪澇。
英國能源轉型委員會主席特納勳爵則表示,如全球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有九成機會將升幅控制在2℃之內。而中國的科技能力、巨大的可再生資源潛力,並轉型投資綠色科技,能讓中國於2060年前達致碳中和。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傑出院士馬凱碩教授則指出,氣候變化時刻提醒我們,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呼籲各國放下政治分歧,建立共識,齊心應對共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