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逆境?逆境指不順利的境遇,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也就是人生的低谷。植物學術語中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 )也稱為環境脅迫,對植物生存生長不利的各種環境因素的總稱。
逆境有兩種,一種是具體的經濟和生活困難,來自外來環境;另一種屬於哲學層面的,是人存在於世界上、歷史中所遇到的挑戰,所要回應的困逆。
有個人際遇不暢順的逆境,也有社會文化、文化劫數的逆境,佛家稱為共業。
佛法中,共業之力指人因某種共同的思想行為而產生某種對客觀存在的影響力。有了這種影響力,人們生存空間的好壞,基本上就被決定了。
逆境是意志的磨練
人生難免有順境、逆境,人人都喜順境畏逆境,誰人不想一生一帆風順?順境對於心智成長、認知提昇、性情陶冶,創造有利條件。然而,順境也有其弊病,人在順境時,難免志得意滿,反會埋下失敗種子。世事無常,所以順境固然可喜,但若樂在其中,易生惰性,或會樂極生悲。身處順境時,智者懂得不矜不驕,居安思危。
其實即使身處逆境,也不見得是壞事,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曾想過人們平均每日面對逆境次數多達二十多次,包括考試成績欠佳、與家人不和、被公司解僱等。而在面對困難時,有人會困在死胡同,腦子想的都是負面的事,終日鬱鬱寡歡,意志消沉。相反,有人轉危為機,積極面對,化「困難」為「挑戰」。
逆境是意志的磨練。逆境既能摧毀一個人,也能造就一個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曾過:「『不幸』是天才的進身階、信徒的洗禮水、智者的無價寶、弱者的無底淵。」可是時下青少年猶如溫室植物,欠缺抗逆智慧,身處逆境畤應鬘能力不足。人是要歷各種挫敗,才能總結經驗,能屈能伸。
逆境是一種磨難,而磨難是一種資產,不僅是無形資產,甚且可以帶來有形資產。能夠通過磨難的人,通常自控力強,對間題自覺有能力處理,內在忍受力相應提升。事實上,醫學已證明有高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人,身體復原力相對提高。西方心理學家對逆境的研究,曾發現:「有磨難經驗,而且能從當中走出來的人,面對逆境的能力會提高。」
對於抗逆智慧,心理學家史托茲(Paul Stoltz)博士於1997年提出「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指的是面對困難或逆境時的潛意識反應、應變能力及調適能力。一般考察逆商有四個關鍵因素——控制(Control)、歸屬( Ownership)、延伸( Reach)和忍耐(Endurance),簡稱為「CORE」,都屬技術層面的處理。控制指自己對逆境有多大的控能力;歸屬是指逆境發生的原因和願意承擔責任、改善後果的情況;延伸是對問題影響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評估;忍耐是指認識到問題的持久性及它對個人的影響會持續多久。
現今社會一直在變,所變的速度更是驚人,要在這個節奏急促的社會裏生存,就要懂得隨機應變,融會貫通,懂得處理及面對、改變逆境面對困難,要盡快行動,解決問題所強調的,除了有向外追逐的態度,還有內省──反省一下自己追求的究竟是甚麼?自己生存的深刻性在哪裏?
如何才能提昇「逆商」?其一,凡事不抱怨,只求解決間題,少一分時間抱怨,就多一分時間進步;其二,先看優點,再看缺點,若懂得在逆境中找尋機會,才是「逆商」高手的表現;其三,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回顧的「幸虧」;其四,不會歸咎責任、不退縮逃避,只謀冷靜應變,力求改進。
中國傳統文化的抗逆智慧,不管是儒、是釋、是道,都是走內省之路。儒、釋、道皆重「人」,三家的理論歸根結柢是要解決人如何生存處世這一人生的根本問題。
儒家: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先談儒家。其人生觀充滿「目的」意識,肯定人生不是徒然無謂的苟且存活,而是要完成向善的人性,追求止於至善,從而抵達圓滿結局。這樣人生是日新又新,源於改革的動力由內而發,可說是以靈來整合身心的展示。
儒家這種觀念,令人生遭遇不論如何困窘,一方面可以像孔子或顏淵那樣快樂,並且為人處事有如行雲流水,從容自得;另一方面,則在逆境中仍有一種孔子所說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表明了即使無法成事已是可預見的結果,孔子仍要為之。孔子是基於「應否」的原則來行動,而不再考慮成敗。身處逆境,儒家仍毋忘品德的修養。荀子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又如《中庸》引孔子之言:「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智仁勇三達需要好學、力行、知恥來實踐,才能達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如此才能抵抗逆境。
抗逆的另一種考驗,是孟子所形容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萁筋骨,餓其體膚,空乏萁身,行拂亂其所為。」經過艱苦的歷練,才能有信心做到孟子所説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栘,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若能抗拒外在的壓力,增強自我的能力,才能完成人生理想;甚至面臨生死攸關,也要力保道德理想的實踐,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道家:禍兮褔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至於道家的抗逆智慧,老子有句名言:「禍兮褔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凡事危中有機,機中有危,否極泰來的同時,也會盛極而衰,需要有這種心理準備。道家教人居安思危,要懂得趨吉避凶,韜光養晦,經常抱持樂觀心態,積極對抗逆境,儲備能量,一旦形勢扭轉,就能突圍而出。
面對禍福無常,而預測又高深玄妙,最好的做法就是隨緣改心境,積極發憤去解決難題,扭轉劣勢。千萬不要只會埋怨、宣洩不滿,令自己失去信心。面對逆境時的應變之道,老子教人要向水學習。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學說,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細若無聲,巨則洶湧澎湃;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因此無往而不利。
老子更在《道德經》第六十五章提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水可啟迪人的心靈以對付逆境。水在不同的溫度,可呈現出各種狀態;冰點下的環境,水就變成霜雪,甚至成冰塊;若遇上高溫,又可化作一縷輕煙。所以如能效法水一樣,一切順其自然,那就甚麼逆境都不用害怕了。
釋家:人生一切隨緣
最後談談釋家。佛説:人生一切隨緣。隨緣是一種解脱、無執着與智慧的表現。但隨緣不是退縮,也不死執,反而有所努力與堅持。事成了,只是淡淡的欣慰;事不成,也只有坦然接受,而不會追悔。隨緣是要盡人事聽天命,積極地運用智慧與經驗。隨緣又教人放下,在了知一切因緣後,能避免無謂的抗衡與勉強,從而懂得轉化。
襌宗有個公案可教人轉危為機的抗逆啟示。話説有兩個和尚,分別在相鄰兩座山上的廟裏。兩山之問有一條溪,而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問下山去溪邊挑水,日久便成為好朋友,不知不覺已過了五年。突然某天,左邊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山的和尚不以為意,如是者過了一個月,右邊山的和尚,終於忍不住爬上左邊山,看看老朋友是否需要幫忙。原來他的老朋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並且帶引右邊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着一口井説,這五年他每天做完功課,都會抽空挖井,如今終於挖出井水,不必再擔憂老來時不夠體力下山挑水,山上有井,未雨綢繆,遇上逆境也不怕,何況還可以有更多時問練太極拳。可見左邊山的和尚,隨緣背後更有智慧,挖好屬於自己的井,不害怕改變,危機就是轉機。
總而言之,儒、道、釋的抗逆智慧,都足以讓身處逆境者能拓展生命的深度、寬度與高度,一切事情變得層次井然,可以日起有功、日新其德、日增其慧,穩健而充實地善度一生。
摘錄自《國學新視野》,本社獲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