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大眾印象中,緬甸政局動盪不斷,經濟衰弱。專門研究東南亞政治、中國外交關係的香港大學教授韓恩澤於新著《強鄰在側》中講述緬甸及其強鄰中國向泰國的近現代關係,以「鄰域效應」為視角,強調跨越國界的不對等國力關係,如何深深影響邊區地帶的政治結構方式,以及國家整合和國族認同的建構。為了解緬甸國內外政局提供了重要、嶄新的理解途徑。本社特摘錄轉載如下,以饗讀者。
自2021年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來,有許多報道指控中國默許支持政變,意指軍方上台會對北京更加有利。這樣的說法論點論據明顯有很多漏洞,不經推敲。
北京一直認為緬甸軍方是無能和腐敗的。中國政府在和軍方打交道的過程中,往往對其神秘不可預測的個性心有怨言。例如,軍方背景的登盛政府在2011年上台時,將軍們背叛對北京的允諾轉而投向西方,儘管北京此前曾試圖保護其政府不受國際制裁。
忘恩負義、貪得無厭的商業夥伴
登盛上台後,緬甸在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期間與美國的關係升溫,使中國望而卻步,並重啟中國在緬甸投資合同的談判,並對其很多項目做出取消的威脅。最好的例子就是擱置的密松大壩,使得項目投資公司中電投遭受了巨大的財務損失。所以說,對中國的經濟和戰略利益造成最大損害的,其實是緬甸的軍方。北京傾向於將其視為忘恩負義和貪得無厭的商業夥伴。
同時,在昂山素姬領導下,過去5年裏,北京體會到了與民盟政府合作的誠意。昂山素姬相對頻繁地訪問北京,並指出,為了緬甸的經濟發展,有必要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在其政府的領導下,中、緬兩國的雙邊經濟關係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緬甸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積極參與了中、緬經濟走廊的合作。最近,昂山素姬政府也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這是中國有濃厚興趣的地區自由貿易協定。
我們也應該看到民盟領導下,緬甸經歷了顯著的經濟增長。這符合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利益。今天的中國不是只對緬甸的自然資源感興趣,而且還在尋找銷售其產品的市場。所以,作為緬甸的數一數二投資者,中國希望在緬甸看到一個穩定的、國際認可的政府。
所以說,現在北京回去支持國際社會唾罵嫌棄的軍事政變,是不合邏輯的。緬甸再次受到國際制裁,並且其經濟惡化,中國將失去其產品的市場。中國是不可能從緬甸的軍事政變中受益的。
北京支持緬甸過渡民主
聯合國安理會在2月4日發表的新聞聲明裏,只對政變表示「深切關注」,據說是因為中國和俄羅斯刪除了譴責政變的更強硬語言。這與中國以前的做法是一致的。中國是不可能公開譴責緬甸政變的,因為之前沒有這樣的先例。
北京政府從不譴責其他國家的政權更迭,北京無理由在緬甸破例。官方上講,不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一直是中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則。沒有理由指望中國現在會例外。對於中國來說,這雖然可能看起來並不好,尤其是在國際媒體以及緬甸國內媒體對北京負面報道的背景下。
但是,聯合國的聲明雖然沒有譴責政變,但的確有要求釋放昂山素姬和其他目前處於羈押狀態的人,並表示支持緬甸的民主過渡。該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強調必須維護民主體制和程序,避免暴力並充分尊重人權,基本自由和法治。他們鼓勵按照緬甸人民的意願和利益進行對話與和解。」
從這樣明顯支持昂山素姬和她的政府的措詞中可以看出,中國其實是不支持這一次軍方政變的,北京已經朝着對緬甸民主政府的支持,邁出了正確的一步。
中國是政變最大受害者
實際上,我們都可以說中國是緬甸政變最大的外部受害者,因為其在緬甸的巨大利益,將會受到直接威脅和衝擊。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多數西方國家不同,中國在緬甸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而這些利益現在正處於巨大風險之中。
作為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外資來源,中國在過去10年一直推動的「一帶一路」所倡議的相關一系列項目中,進行了廣泛的投資。連接孟加拉灣和中國雲南省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已在運營。至少在新冠肺炎開始肆虐之前,中、緬經濟走廊協議的簽訂也意味着兩國之間更緊密的貿易和運輸聯繫。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不希望看到緬甸國內騷亂與政治動盪,以及政變後,國際社會對緬甸可能採取的各種制裁舉措。
因此北京對於如何應對有點進退兩難。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北京不能公開譴責軍政府,但又不願緬甸政治動盪對自己的利益帶來大的衝突。因此,有待觀察的,是中國政府如何促成軍政府與民盟之間進行某種對話或談判。中國大使陳海在最近的聲明中提到,中國支持就東盟和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使的調解努力。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一步強調了以東盟為中心解決緬甸危機方法的重要性,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東盟究竟如何幫助改變緬甸軍方想法的細節。可是另一方面,不作為則使得中國陷入極度被動,反而會導致中國投資和在緬華人受到激憤緬甸公眾的攻擊。這是有歷史先例的,比如前文提到的1967年緬甸排華暴力事件。
現下,緬甸社會強烈的反華情緒已經浮出水面,網上和社交媒體衝出各種謠言。比如,有傳言說從昆明來的飛機,裝載的是用作在緬甸互聯網上建立防火牆的電信裝備。後來,雖然有商人澄清是進口的海鮮,但一般緬甸民眾根本就不信這樣的闢謠。
廣泛傳播的,居然還有說是中國士兵和坦克在緬甸街頭巡邏的照片。雖然,有識之人會覺得這根本就是荒唐可笑的,可對於一直對中國有「迫害妄想症」的緬甸社會,這樣的謠言的廣泛傳播恰恰證明他們對中國的恐懼和反感。
硬以鬥爭分析 或令北京轉向
目前的形勢看來,過去5年來,中國政府為提高其在緬甸社會中的形象所做的一切公關努力,似乎已白費。如果這種反華情緒持續下去,中國在緬現有經濟和長遠戰略利益都將受到重創。果不其然,緬甸網路上充斥要炸毀中、緬油氣管道的論述,宣言炸不炸是「緬甸的內政,中國無權干涉」!近日,在仰光的中資服裝企業也受到了縱火打砸。針對中國的暴力行為只會愈演愈烈。
最後,將緬甸描述為中、美之間的大國競爭的框架,是極其危險和適得其反的。許多國際評論員都願把緬甸當前的政治危機,定為對美國與中國兩強競爭中的一個考驗。可是,如果將緬甸的政治危機描繪成中、美交手的一個舞台,並且如果北京開始認為支持反軍政府的示威遊行,是美國針對中國在緬利益的陰謀,那麼北京也許會退而求其次,轉向支持軍方。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緬甸普通百姓想要看到的。
因此,對於緬甸公眾而言,如果人們繼續指責中國是軍政府背後的「邪惡力量」,並公開要求將中國在緬投資從緬甸趕出去,那麼這些行動將不可避免遭到北京的反制。莫名挑釁北京的價值有限,反而會給緬甸的民主進程帶來嚴重的反效果。
同時,如前文所述,中國對緬甸邊區地帶各個民族地方武裝組織都有很深的影響力,對於緬甸國家整合的前景可以說有決定性作用。政變發生之後,緬軍和大小民族地方武裝在克欽邦和撣邦又發生交火。內戰戰火是否會蔓延開來,也不可知,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緬甸這次政變和國內政局的走勢會怎麼樣,沒人可以說出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這個強鄰對於緬甸的內政外交的影響,會是長遠的。
原刊於《強鄰在側:中泰邊區博弈下緬甸的國家命運》第10章,本社獲中大出版社授權轉載,題為編輯擬。
新書簡介:
書名:《強鄰在側:中泰邊區博弈下緬甸的國家命運》
作者:韓恩澤
譯者:林紋沛(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