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長篇小說《圍城》的書名來自法國諺語,大概含義是指「城裏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這話正好套用於現時中國經濟形勢,過去幾年不少內地企業急速地「逃出去」投資國際市場,同時外國資本一直想「衝進來」內地,但就困難重重。回顧這情勢,隨着大規模的內地資本外逃,這對內地金融穩定帶來不少衝擊,所以近期內地政府開始加強對外投資監管。
觀察數據,200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佔所有國外總資產,比例為5%,2016年升至20%;同時,自2011年以來外滙儲備持續下跌(慶幸的是,在美元轉弱的情況下,過去半年外滙儲備終於能保持平穩在3萬億美元左右,逆轉上一輪恐慌式的下跌)。
換句話說,中國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從過去以外滙儲備的購買力為主,到近年,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力漸漸抬頭。這些走出去的FDI,有多少是存心走資當然很難說,不過,有趣的是,從數據來看,過去十年,筆者發現這些對外直接投資項目的回報,整體來說是遠高於外滙儲備回報率,起碼說明一點,就是把資金放到海外的實際項目,比買海外金融資產(如美國國債)更划算。當然,外滙儲備要考慮到資產的信貸風險和流動性,回報更低也是能理解的。
中國企業逆流而上
其實這個FDI加速的趨勢,可謂是全球金融海嘯後的一個異數,因為,全球的跨境資金流,已經從高位大跌近65%,而中國企業卻在這個時候逆潮流而行。
不過,要小心的是,最新的數據顯示,新一批走出去的資金,回報愈來愈低,似乎印證了一些為走資而出走的看法。起碼,這結果狠狠地說明了當中許多私人企業的海外投資決定是失誤且失敗的;但這些失誤卻對內地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舉例說,國有銀行會為當中項目提供貸款,亦即私人企業把對外直接投資欠佳的後果牽連銀行業一起承擔,令銀行的營運風險及債務都大大增加。
總括而言,內地企業集團的海外擴張雖然整體是利多於弊,不過,當中可能牽涉虛假或非理性對外投資,內地自然也就加強政策監管。據中國商務部資料,今年上半年的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較去年同期下跌45.8%。筆者預計,隨着內地政府加強海外投資的規模,未來內地信貸增長及海外併購將會放緩,或許能幫助金融市場結構風險有所下降,不過,這個走出去的大趨勢,就應該不會就此完全扭轉。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