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處理南中國海問題?

因為美國和東盟國家的關係,以及東盟國家對美國的需求,要「趕走」美國不僅不可能,反而會走向反面,中國可以轉而儘量尋找和美國的合作點,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有效合作。
針對南中國海問題日益成為中美關係發展的焦點這種局勢,作為南中國海問題主要角色的中國,需要特別小心,理性地來處理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有可能和主權爭議國家發生衝突,更有可能和美國發生衝突。中國必須具有足夠的政策工具,來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甚至危機。政策工具包括內外部政策的調整。從目前局勢看,中國至少必須注意如下幾個領域的問題,也可以在這些領域有所作為。
 

一、展示大國風範

 
第一,中國對東南亞國家行為的反應應當有所節制,保持理性的態度。在東南亞國家看來,中國有些方面的做法經常缺少大國風範,因此很難確立人們對中國的大國認同。例如對菲律賓的態度。菲律賓所做的,尤其是其總統所做的,並沒有得到很多東南亞國家的認同。相反,菲律賓的行為往往和東盟(亞細安)其它國家不合拍,人們對菲律賓多持有批評的態度。不過,每當菲律賓挑釁或者抗議中國的時候,必然遭到中國各個方面的口誅筆伐,很多超出人們可以接受的程度。
 
中國的一些人和機構往往把國內「罵人」的方法帶到國際社會。這就產生了很多相反的效果。很多東南亞國家都會同情菲律賓,而不管菲律賓有多大的錯誤。在國際社會,人們總是同情弱者的。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關係中,中國是大國,而其它都是小國。這本身決定了中國在「軟力量」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
 
這就說明瞭,中國如果要在東盟國家獲取任何「軟力量」,對小國的一些反應必須有所節制,要有理性,要思考自己的反應是否會走向反面。實際上,在很多方面,大國對小國是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口誅筆伐。世界上只有小國和弱國對大國和強國的民族主義,而不是相反。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和東盟國家打交道時,中國就不需要媒體戰了。恰恰相反,中國要在媒體戰場加倍努力。如本欄曾經所分析過的,現在的局勢就是從前無聲的「私下外交」的產物。中國所需要的不是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叫罵」,而是基於經驗證據之上的理性論辯。有關人士和機構的「叫罵」,當然並非外交系統所能掌控的。這意味着,中國需要內部的協調。如果民間的情緒不能掌控,政府系統的情緒必須得到管控。
 

二、明白東南亞國家需要美國

 
第二,中國可能不得不接受南中國海問題已經高度國際化這個事實。理想地說,中國-東盟關係就是中國和東盟國家雙邊之間的關係,和域外的其他大國沒有多大的關係。但現實已經不是這樣了。東南亞國家和美國一直具有緊密的關係,美國和一些東盟國家更有同盟關係。如果東盟小國感覺到來自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的壓力或者威脅,這些國家很自然就要邀請域外大國來干預(或者如一些東盟國家所說的「平衡」)。
 
也就是說,東南亞國家需要美國。實際上,即使沒有中國,一些東南亞國家也仍然需要美國。東南亞的情況非常複雜,並非中國所能解決的。至少有幾個問題和中國無關。
 

文化、種族和宗教問題

 
首先是文化、種族和宗教問題。東南亞是多文化、種族和宗教地區,不同文化、種族和宗教之間也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為了安全,一些國家需要域外大國即美國在本區域的存在。一旦遇到危機,他們可以依靠美國的力量來管控局面。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