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文的妙處,外國人也知道

古文是老祖先化知識為智慧的心血結晶,雖然時代變遷,但人心、人性不變,距今近千年的《資治通鑑》,依舊有可學習之處。

俄羅斯科學院的東方文獻館,藏有65種東方語言的10萬多件文獻,數量是世界上數一數二。

最近為了慶祝成立200年,在聖彼得堡的冬宮博物館舉辦展覽和研討會。收到他們的請帖時,非常心動,雖然明知11月底的聖彼得堡是冰天雪地,還是找出箱㡳的大衣,去參加這個難得的盛會。

那天院方派了一個年輕的研究員來導覽,他的中文不但流利,而且用詞遣字很文雅。

我問他為什麼會去選跟他母語差異很大的漢語?他說他大學主修哲學,哲學追尋的是人生智慧。他認為一個文明能在地球上存在5000年,必然有它獨特的地方,他想要這個智慧,所以下工夫把漢語學好。

他專攻宋朝,因為宋朝「興文教,抑軍事」,是中國文物鼎盛的朝代。他的老師叫他讀《資治通鑑》,因為這是一本討論中國歷代興亡的書,是中國幾千年政治智慧的總和。

我聽了很佩服他老師的眼光,挑《資治通鑑》是對的,天下事不管多複雜,都離不開人心與人性。

古代讀書人中了進士後,能到縣衙做父母官教化百姓,就是因為四書五經裡講的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而這些道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只要人心不變,就能放諸四海皆準,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智慧是知識的內化和昇華

知識和智慧不同,知識是對外界事物的觀察和專業的研習,智慧則是知識的內化和昇華。

古代知識有限,所以孔子叫弟子去讀《詩經》來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但古人從觀察日常生活,悟出自然現象,例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大腦對重複出現的刺激不再處理),和人生的道理「滿招損,謙受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猶太的經典也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已有之事必再有,已行之事必再行。

在現代,知識當然要求新,但智慧可以從古人經驗中求之,所以《古文觀止》還是要讀的。

辭了冬宮出來,心情很複雜,看到國外對漢學的重視,對文物的珍惜,我們卻在去中國化,毫不珍惜地把國寶隨便借給日本的次級展覽館,自己台中花博翠玉白菜展示場的保全也很薄弱。這種不在乎國寶的態度實在令人憤慨。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洪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