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本應早可上市

若然中原能夠早在二十年前已經上市,今次在遇到內地的競爭對手不斷燒錢打規模戰、價格戰與宣傳戰的時候,就應該不會這麼被動。
中原地產的另一位大股東王文彥先生,最近又召開記者招待會,公開指控我聯同另一個股東與中原的管理人員,剝奪了他作為中原的大股東在中原應有的管理權。
 
我本無意把一間私人公司的內部矛盾,透過傳媒去公開喊話;但王文彥先生既然作了這樣的選擇,我亦只好作點公開的回應,讓公眾可以從多個角度了解事件的真相。
 
王文彥先生是中原地產的創辦人之一,他在中原的管理權本來牢不可破,加上他在性格上遠比我執着,所以他在中原的年代,我都盡量忍讓,不想與他衝突。
 
然而,他所作的取捨經常沒法獲得公司其他管理人員的認同,為了避免公司經常出現散班的代價,我有時只好選擇以公司的整體利益為重,並沒有次次站在王文彥的一邊。以至令王文彥覺得我幫員工也不幫他。
 
現實是王文彥先生在管理上的確存在着某些短板,不但一般同事難與他合作,連他的親人也沒法與他一起工作;我是他一生中與他合作時間最長的一個。他這種性格導致他想推行的政策,經常沒法在董事會內得到足夠的支持,我可從沒有刻意去架空他。
 
王文彥覺得這種情況令他沒法一展所長,所以選擇在1992年離開中原,在外面創立一間新的公司──長安,以證明他的那套是可行的。
 

大跌眼鏡

 
可惜,經過逾二十年的努力,長安依然沒法打開局面。他後來又收購了一間在太古城與沙田都做得不錯的中型公司怡居,卻一樣愈做愈差,叫人大跌眼鏡。
 
王文彥先生離開中原二十多年後,現在又想重返中原,中原的管理層難免對此有所顧慮。他們只願意接受王文彥做一個非執行董事,卻不敢讓王文彥全面主政。
 
現實是自王文彥離開中原的二十多年裏,中原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王文彥如果肯面對現實,不難意識到自己與公司脫節;硬要重返中原,不但會害苦公司,亦會害苦自己。他沒有自己的班底,怎樣去統領一個業務覆蓋全國,人員超過六萬人的公司?
 
如果王文彥真的如他當初所說,打算只在中原當一個在野股東算了,我其實十分樂意照顧他作為股東在中原的權益。1992年他離開中原後,我所開拓的新業務,包括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我都有預留給他一份,我從沒有讓王文彥的股份在比例上比我少。
 
中原在中國內地的業務,現在已遠比香港的業務大,王文彥有參與過嗎?他究竟有多大的貢獻?但他卻十分自信地認為,由他來當政會比我做得更好。只可惜,他這種想法完全無法取得現有的管理人員的認同;以至即使我肯讓位,也沒法成事。
 
我其實一直都沒有意圖在股東層面撇甩王文彥,我願意公平地派發股息,讓他分享公司的成果。但擁有權不同管理權,王文彥必須爭取得其他股東與公司的管理人員的支持,他才能把他的擁有權名正言順地轉化為管理權。
 

早應上市

 
1995年,中原地產的主要競爭對手美聯物業在聯交所上市。當時,中原的規模與業績都不亞於美聯,故中原的管理人員極希望中原亦可以盡快啟動上市的計劃,以免在與美聯競爭時處於弱勢。
 
中原的管理人有這樣的想法不難理解,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上市公司的地位的確比私人公司優勝。一間公司如果沒有一定的業績,以及在管理上未達到一定的水平的話,聯交所是不會批准它上市的。所以無論是顧客、銀行、業主、以至裝修公司與辦公室儀器供應商等,都會較樂意與上市公司做生意,並願意提供較優厚的合作條件;而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較一般私人公司更能吸納人才,員工會感到受僱於上市公司會得到更好的保障。
 
因此,中原地產的董事會囑咐我向中原的另一個大股東王文彥先生商討,希望可以爭取他支持中原上市。沒有王先生的首肯,光有董事會的決議,中原上市之路仍是行不通的。
 
王文彥先生雖然已在1992年自行放棄了中原的領導權,但仍保留着中原45%的股份。這等同他仍擁有中原上市的否決權。因為,一間公司如果想上市,必須修改公司章程,那就需要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並獲得超過75%的絕對多數支持(以股權計)。王先生手上的股份已足夠讓中原的上市計劃告吹。
 

尋求共識

 
我雖然早已預料王文彥先生不一定會支持上市,但我並沒有先讓董事會就上市的問題進行表決(董事會內根本沒有人反對),然後再把董事會的決議提交給特別股東大會,要王文彥非表態不可。這樣做雖可把中原未能上市的因由清楚向員工交代,但對往後繼續與王文彥保持合作關係沒有好處。所以我寧願與王文彥私下協商,希望可以爭取共識。
 
然而,王文彥先生非常固執,他認為上市會分薄了他在中原的股權,令他本來可收到的股息減少了25%,所以他寧願先由原有的股東供股,而不是發行新股給街外人。此外,他又擔心上市後,會遇到惡意收購的外來勢力,若其他股東不與他站在同一條陣線,他可能會吃虧。
我已盡量開解他,希望他能明白,股權佔多佔少並非最關鍵的問題,任何一間公司若要上市,股權都會被分薄,但只要生意可以愈做愈大,股東可分到的實際得益可能更大。上市當然有利有弊,但大體來說是利多於弊,否則那會有這麼多公司都選擇上市?
 
我選擇上市,着眼點不在於能從小股東手上籌集到多少資金,而是着眼於上市後可以向市場集資的地位。可惜王文彥先生鑽了入牛角尖,總是想不明白,還以為我是在設局陷害他。結果,中原由於得不到王文彥先生的支持,至今依然未有上市。
 
若然中原能夠早在二十年前已經上市,今次在遇到內地的競爭對手不斷燒錢打規模戰、價格戰與宣傳戰的時候,就應該不會這麼被動。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亞新社)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