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器物的造型有如人體結構,分耳部、口部、頸部、肩部、腹部和足部,一些還有蓋部。早於新石器時代,中國器物已出現耳部。例如,現今遺留下來數千年前的彩陶大罐是小口、寬肩、大鼓腹、平底而缺足。但在左右兩肩側竟分別造了一隻半環形耳。從比例來看,環耳過於細小;不可能手執雙耳去拿起整件大罐。罐的體大而重,脆弱的環耳不可承擔這重量,否則必定斷裂。
不負重不裝飾的小環耳
這種環耳亦見於新石器時代的尖底盛水陶瓶。其實在宋代以前的器物經常造有半環形耳,並多是四耳直立,平均分布於器物的肩部。
此外,一些器皿有子母口,以便放置器蓋。當手執蓋子中央的鈕,就可提放蓋子。蓋鈕通常是圓形實心的立鈕,而半環形立鈕亦是其中的款式。但在部分器蓋上,卻在鈕旁有三隻直立環耳。
上述的環耳又稱圈耳,成為中國古代器物的特色。由新石器時代至唐代的罐、壺、盒、奩等容器都是負載重物的,在它們的肩旁或肩上幾乎不可缺少雙環耳或四環耳。
上述這些小環耳是不可能負重的,但又不作裝飾用途。實際上,古人習慣以繩子提攜器物,方法是先將繩子穿過一方的環耳,然後向下繞過器底,再向上移,貫穿另一方的環耳。若有環耳的蓋子,也可將繩子上及這些耳朵,把器蓋和器身連拼起來。當手拿着這繩子的兩端,便能提起整件器物。因此,環耳的作用只是穩定繩子的位置,不讓提繩走脫導致器物下跌。繩子才真正承擔器物的重量。
商周時代煮食和盛食的器皿則出現另一類空心立耳。它的造型和體積與環耳完全不同。它是長方形的,體形大得多。這類立耳常見於銅鼎和銅鬲。早期的長方形耳是左右成對,立於鼎和鬲的口沿。鼎和鬲是煮食器。當煮食後,整個器身升溫而感到燙手。因此須拿一枝長木條,穿越左右立耳,然後兩人各執木條一端,將燙手的銅鼎或鬲提起,離開火爐的位置。
至春秋及戰國時代,銅鬲式微,銅鼎亦失去實用價值,它純粹是供祭祀用途的禮器。所以長方形耳不再直立於口沿,而轉向下移至近鼎的腹部,成為附貼在器身的曲形耳,只有裝飾作用。
單耳的歷史上至新石器
除雙耳和四耳外,單耳的歷史原來亦上溯至新石器時代。這類型的單耳應稱為空心耳柄,仿效人類的耳朵形狀,但體形較大,附貼於器身的肩腹部,就像現今茶壺和茶杯的耳。當手執這耳柄,就可拿起整件盛酒水的陶器。
單耳柄由商至漢代竟迷失了千多年。到了晉代,單耳柄才復見於酒壺。環耳不及單耳柄那般實用。至宋代,環耳終受到淘汰,單耳柄變成流行款式。人們不再以繩子穿越各環耳來提壺。自宋代開始,茶壺、酒壺等日常器具就只有方便手執的單耳柄了。
唐代曾創燒一種雙龍柄壺;耳柄是龍形,龍首的口部銜著壺口沿,龍身先向上伸而後彎曲,下延至壺的肩部。這種對稱的龍耳柄成為唐代的獨特風格,但唐代以後便不復見了。
兩手執耳飲杯的禮儀
古人通常以碗來飲酒喝茶。碗是沒有耳的。漢代開始採用容積較小的杯子。當時的杯子叫做「耳杯」;杯的左右方有橫伸出的平面半弧形耳。漢人須以左右兩手各執杯耳,拿起耳杯飲酒。雙手擧杯是一種交際禮儀,恍如拱手禮。拱手禮在周代已流行,表示尊重和謙讓的意思。
漢代以後,耳杯不再普遍。杯子與碗一樣均缺耳。不過古人在飲宴時也通常雙手拿起杯身,以維持敬禮的習慣。
當缺耳的杯盛載熱茶或酒時,便產生燙手的問題。在宋元時候,為便拿起燙杯,於是設計了杯托,其用途好像現今配合西式茶杯的墊碟,不過杯托是高足的,杯子原安放在高足杯托上。在飲用時,可以一手拿起不燙手的托子。至明清時候,溫酒的習慣不流行。在喝茶方面,則採用更細緻的杯子,或改以碗形茶盅。清代更常見西式茶杯和墊碟相配成套,宋元款式的杯托遂成歷史了。
裝飾作用的器耳一般是實心的,形狀似龍、鳳、神獸或花卉,多附貼在瓶子的頸部。除環耳外,漢代的酒壺經常有一對鋪首銜環於壺身,這亦是一種裝飾的耳。
單耳柄和雙環耳始於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時代出現多隻半環形耳於同一器皿,這款式流行至唐代。自宋代開始,單耳柄重新發展起來。這些耳的造型與器物本身的用途是息息相關的。
顯然地,從不一樣的耳相可以看出不同器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