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放學時候,學生人潮為寧靜社區帶來一陣喧嘩。
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是香港城市發展的「硬道理」。發展要快、工作要快、連行一步路都要快。乘搭港鐵,摩肩接踵,經中環站,轉港島西延綫,來到西營盤站。從港鐵月台乘電梯上車站大堂,映入眼簾的是與香港大學站一式一樣的間隔設計,除了主色調由綠變紫,也只剩下無特色的通道、無變化的指示牌。分別落成於2014年末及2015年頭的香港大學站和西營盤站,或者為當區帶來人流、就業和經濟發展。但與此同時,一些本土特色卻逐漸褪色。這是否發展帶來的必然?
樓梯編織的公共空間
三年前,中西區區議員提議於上環磅巷(Pound Lane)興建電梯,惹起街坊鄰里爭議,住在中西區的理大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Melissa Cate Christ 由此引起對港島樓梯文化的興趣。「這區有差不多3,000條樓梯,有長的,也有短的,連接街坊彼此的生活。」筆者跟 Melissa 相約在磅巷一家咖啡店做訪問,旁邊正是一條三十多級的中短石梯,樓梯上側是一家小學。訪問中途,見到校工緩緩推開大閘,原來已到放學時間。學生蜂湧而出,為這個寧靜的社區帶來一陣喧嘩,閒坐路邊的老伯卻習以為常。不消半晌,人潮過去,清風又再把樹葉吹響。
這跟我認識的上環很不一樣——我說。
「這樓梯是重要的公共空間。」Melissa 說。在汽車仍未普及的年代,人們順着樓梯如河川般在城市流動。那時樓梯是遠離車流的安靜角落,為街坊提供聊天、休息的地方,與公園的功能相似。「樓梯提供的公共空間是香港稀缺的。」
樓梯的公共空間盛載着附近社區的回憶。作家也斯便曾寫過距離磅巷兩個街口的〈樓梯街〉:「穿過樓梯街(不覺眾鳥高飛盡)/高樓建起來(秋雲暗了幾重)/我蹲下來在石級上摸索我的影子/汽車隆隆聲中好像聽見你的聲音/好像說:那時……花開……一十一」。樓梯連接道路,更連接鄰里生活。樓梯路面仍有從前小孩跳飛機的痕跡,家庭主婦拿着一袋袋新鮮的餸菜拾級而上,斜陽灑在樹下乘涼、睡得正香的老伯身上,一路走來,是與商業區截然不同的畫面,卻又和諧並存的歷史。
恐成第二個蘇豪區
於磅巷安裝扶手電梯的提案預算耗資兩億,在當區引起相當大的迴響。Melissa 形容這些樓梯是古跡:「我們已經有了蘇豪區,也有了蘭桂坊。如果樓梯裝上了電梯,那不就成了西營盤的中央大道,古舊建築硬要高端化,不倫不類的。」她記得,當時政府剛提出這個建議,發展商便購入設想中的電梯周邊的大廈。「裝上電梯就會漲租金,這是慣例,所以開發商們願意裝電梯。」Melissa 擔心,電梯一旦建成,或許會成為第二個蘇豪區,改變原有寧靜的社區生態。
1841年英軍登陸香港島水坑口,積極發展陸上交通。170多年後的今天,港島已成為本港經濟中心,但交通發展從未止息。中環自動扶手電梯於1993年啟用。連接西營盤海旁和半山區般咸道的正街(Centre Street)自動扶梯工程於2009年開始,並於2012-13年陸續落成。加上2014年尾通車的港鐵港島西延綫,大型餐廳和酒吧開始進駐,當區逐漸吸引遊客前往,愈發熱鬧。交通發達固然讓社區走向現代化,但不少立足此地多年的小店卻一家接一家地關門,現代化的同時切割了當區歷史。
Melissa 研究樓梯,因為她認為這是香港的獨特歷史塑造出來的。縱然樓梯不如電梯般自動化,卻讓往來的人們與周遭環境互動。「人走在電梯上,很穩定的,不需要看路,也不能停下,很多人會低頭靜靜地按着手機,單向穩步地前進;但走樓梯不一樣,你必須留意自己的步伐,遇到認識的人會停下聊天,也可以突然決定走回頭路。這整個經驗會很不同。」Melissa 這樣說。
作為一位園境設計師,Melissa 目前正進行一個名為「樓梯文化」的研究項目,與她的團隊一起創建他們自己的城市樓梯檔案,致力於讓這個城市瞭解樓梯在社區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她希望從小事情做起,鼓勵大眾關注及反思,改善社區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素可有很多方法。在日前由思匯政策研究所舉辦的 Walk 21 國際會議,她更向全球關注步行議題的與會者道出她的理想。「拆與不拆,從來不只二選一,而是應該審視怎樣的形式才能真正保存社區的價值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