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埠之初,港島被抨擊為「鳥不生蛋的地方」,地小、荒蕪、骯髒、無趣,糟透了!皇后大道中原是泥路,春夏多雨之際,時常遍地泥濘;秋冬乾燥之時,屢屢積聚厚塵。破敗草棚隨處可見,頹垣敗瓦俯拾皆是,醉漢、苦力、小販穿梭橫街窄巷,山頂纜車通行之後,行經各處幾乎是未開發的山丘,政客甚至批評港島猶如非洲的蠻荒之地,毫無價值可言。然而,半世紀之後,泥坑及草棚一掃而空,皇后大道變成通衢大路,規劃井然有序,畢打鐘樓成為中環地標,沿岸廣設商行。不僅如此,設若是基督徒,可參加聖約翰座堂的崇拜;如果是天主教徒,亦可前往堅道總堂望彌撒。沿海設有香港大會堂,舉辦歌劇,供市民洗滌心靈;設有圖書館,堪稱知識寶庫。另外,若想購買時尚精品或緊貼潮流,亦可稍移玉步,造訪柏拱行大破慳囊。以上的驚人改變,描述的是開埠60年的中環面貌,是大英帝國的歷史奇蹟。
初為洋人聚居之地
20世紀初期,政策導致中環朝向多元發展。為了凸顯洋人的地位,保障其居住質素,港府頒布條例,禁止華人居住半山,只准興建西式住宅,究其本質,實在是種族隔離政策,故半山與中環,其建築風格判若兩途。然而,自19世紀末期始,華人勢力逐漸抬頭,故半山區域雖建有西式住宅,亦有不少華人居住,隨後中國軍閥混戰、日本侵華及國共內戰,陸續亦有政商官黑著名人士居於該處,何東、何甘棠、胡漢民、杜月笙及余東璇等人聚集半山,叱吒風雲,實屬難能可貴。
港島山多平地少,憑着移山填海解決發展問題。1889年,港府說服沿海商行,落實填海計劃,並於1903年完成工程。皇后像居中的廣場,連同附近以皇室成員命名的建築,包括以皇后、太子、皇帝及皇室等冠名的商廈,富麗堂皇,氣派非凡。可是,如此壯麗海濱,旨在宣揚英廷國力,閒人免進,否則須負刑責。直至戰後填海,港府闢建愛丁堡廣場,皇后碼頭對出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皇室成員依舊取道碼頭上岸,市民平日則可散步閒逛,海濱搖身一變成為官民共用之地。毗鄰的天星碼頭更興建有蓋步道,有效避免日曬雨淋,考慮周致,成為海濱規劃的里程碑。
填海後劃界隨時變遷
至於中環腹地,位於半山與填海區之間,其性質多元而且充滿活力。基於開埠以來,港府多次填海,所謂中環與新填地的劃界隨時變遷。開埠初期,娼妓一度合法,故擺花街、威靈頓街、德忌笠街(現稱德己立街)等處,一度是煙花之地,而商戶洋行正位於其側,戲院亦只在數步之遙,拼湊成一幅有趣的圖畫。戰後重光,官商銳意發展商業,拆卸狂潮席捲中環。匯豐、渣打及東亞銀行為了擴充業務,經歷數度改建。置地公司作為中環大業主,改建旗下建築,並順利投得多幅地皮,興建康樂大廈及交易廣場等摩天大樓,延續位於中環的領導地位。區內的交通,亦由最初的肩輿,變成人力車、汽車,其後更有地下鐵路,見證一區之內的交通變遷。
拆卸有歷史價值建築
開埠至今,無數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逐一拆卸,其原因莫過於功利主義作祟。上世紀50年代,為了配合中區填海工程,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拆卸,前者以塔樓設計,後者則以鋼頂作為特色。設若論其美學及歷史價值,或許較10年前拆卸的天星皇后更為重要。戰後建築的逐一殞落,天星皇后絕對只是冰山一角,就以中區而言,皇后行、太子行、舊香港會所、舊郵政總局等,均逐一拆卸,絕少為上一代香港人所過問。除此以外,半山的古典大宅,隨着70年代的逐一傾覆,今日所剩無幾,極大多數被豪宅取代;中環腹地的古舊建築,諸如閣麟街、吉士笠街民房遺址、威靈頓街永和號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等,若非民間團體竭力爭取,早已蕩然無存,淪為商廈或豪宅,成為投資者的樂園;新填地方面,政府帶頭圈地,明碼實價,向商業團體出租,市民無法免費享用,較戰後的規劃大為倒退,故保育於今日社會而言,具有討論的價值。
本書擬以中環作為探討軸心,首章探討開埠規劃,指出19世紀的中環已具規模;次章介紹半山大宅,探索居住條例頒布之後,此地的建築風格及風雲人物;第三章反映中環變遷,涉及街道、商廈、銀行、戲院及交通等範疇的變遷;第四章探討填海區發展,由戰後初期的自由空間,至今日的嚴重倒退,借古鑒今,反思海濱規劃。末章探討文物保育,在功利主義的中環價值下,保留具有價值的歷史建築,作出適當保育,不僅是教育歷史的最佳教材,而且是發展多元中環價值的重要一步。
書名:《上半山下中環》
作者:余震宇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作者簡介:
余震宇,土生土長香港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樹仁學院中文系畢業,現職中學中文教師。「香港舊照片」負責人。「消失中的風景」系列叢書作者,著作包括《港島海岸線》、《九龍海岸線》及《戰後香港寫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