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不少篇幅與香港創科發展息息相關,本文將以不同角度分析當中的創科政策。
新思維 抓緊發展新機遇
《施政報告》聚焦在新局面、新機遇下,為香港謀劃新未來。「新局面」是建基於中央通過落實《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兩大舉措,使香港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在這基礎下,《施政報告》所提出的建議才可避免被政治化,不致遭到無理阻撓。例如在2016年,政府試圖推行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儘管項目已經過10年的調研,但卻遭到反政府人士口誅筆伐,最終規劃被迫擱置,使本地的居住問題持續惡化。
「新機遇」是源於國家「十四五」規劃。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央將積極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前海擴區等大型發展計劃,為香港帶來無限新機遇,香港必須好好把握。「十四五」規劃銳意把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因此《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加大力度推出相關配套建議,為促進落實目標而拆牆鬆綁,對香港創科經濟發展非常關鍵。
宏觀看,政府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制定《施政報告》的做法前所未有。以往政府只注重兩制先行,難以有效與國家發展配合,因此雖然內地創科產業近年突飛猛進,但香港卻未能同步,從中分享紅利。《施政報告》開宗明義地指出,香港發展要重視國家「十四五」規劃,將推出促進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加快港深融合等政策,從經濟發展角度看是正確的,並甚具建設性。
橫跨新界西北至東北的北部都會區是《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政府指北部都會區將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景觀,平衡住宿和商務、公私營住屋、鄉郊和城市等比例,使其宜業、宜居、宜遊。
政府預測北部都會區竣工後,將會有250萬人在區內聚居,大大紓緩香港「重南輕北」的土地及居住問題,並將會推動「雙城三圈」。根據《施政報告》第25段,「『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雙城三圈」既可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亦可促進港深兩地經濟融合,一石二鳥。
從創科產業布局看,「雙城」存在不同的產業合作空間,港深雙方可以強強聯手,達至「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至於「三圈」方面,新界北的西面連接深圳前海,政府可聚焦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數碼化經濟;中間包括河套區,可發展生命及醫療科技產業;而東面坪輋/打鼓嶺一帶則主攻環保、保育、綠色旅遊等產業。北部都會區在這布局下,將形成一個另類的「創科三圈」。
新布局 雙城三圈促多產業發展
除此之外,香港南部的維港都會區是國際金融中心及金融科技基地,而中部(如大埔)是先進工業區。北部創科、中部再工業化、南部金融三大陣地連通,將構建一條世界級創科走廊。整體而言,南至北的創科走廊與東至西的北部都會區一縱一橫,可以並駕齊驅、互相輝映,推動香港未來發展,強化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建設。
政府估計興建北部都會區需要20年,牽涉大量資源,有市民質疑其可行性。不過以筆者理解,這並非一個由零開始、有無到有的發展項目,因此可以逐步落實。
筆者推動港深科技協作20多年,在2005年主持了一個以港深河套發展為主題的公開論壇,當時一名深圳市官方代表認為,河套是一個科技經濟特區,必須加快興建,讓企業能盡早入場,但港府官方講者卻不以為然,堅持由於河套周邊有不少濕地,環保才是首要考慮點,並推測以當時的政務程序,要待2020年後企業才可進駐河套。
在一國兩制下,往後幾年兩地依然各自表述,港府亦似乎漸漸把河套區發展事宜淡化,直到「十三五」規劃期間河套才再受注意,近期《十四五規劃綱要》出台後更被重視;與此同時,當時深圳政府似乎按捺不住,於2010年在前海另起爐灶,今年9月初更把前海用地擴大七倍,加大力度發展現代服務業。
新架構 助落實「十四五」規劃
由此可見,若按照當時港府的制度去推行今天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可能會導致大延誤,香港便會再次錯失良機,進一步被深圳拋離。所以,公務員的能力對如此大型的發展項目尤其重要,而政府並沒有逃避這問題,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提升管治效能,特首更進一步提出,政府將鼓勵更多愛國愛港而有抱負及能力的人士加入、以「能者居之」的原則進行選拔和升任、設立更多專員職位(例如大灣區專員)、簡化政務程序等具體措施。
在「十四五」規劃的緊逼時間表下,特首建議重組政府架構、強化管治團隊是合理的,當中重組建議包括分拆運輸及房屋局,分別處理運輸交通和房屋兩大問題,這些問題對於北部都會區發展非常關鍵。
另外,報告建議重整創新及科技局,加入工業化職能,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再工業化是現屆政府的重點科技政策,因此新局可以強化香港推行「留下」及「引進」的戰略,讓境內外及國際的工業研發成果在香港開花結果,進行智能生產。筆者深信政府體制經優化之後,將可更有效地配合國家落實「十四五」規劃。
最後,筆者認為《施政報告》具前膽性,為香港的創科發展,特別是為建設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繪製了一份長遠發展藍圖,各界無必要帶有色眼鏡解讀這份頗高分的「好功課」。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