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我先後看了三齣《馬克白》舞台演出:3月18日鄧樹榮導演的形體版本(香港藝術節)、4月14日鄭傳軍導演的全本話劇(華文戲劇節)、5月28日南非 Brett Bailey 導演的短歌劇(澳門藝術節)。
莎劇作為英國的軟實力
近年,英國已成功把莎士比亞推廣到全球每個角落。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 Globe 劇場在六星期內,上演38齣不同語言演出的莎劇,包括廣東話、拉脫維亞語、津巴布韋方言、紐西蘭毛利語,甚至英國手語,可以相信莎翁作品無遠弗屆,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幾乎都有演出。
明白到英國推廣莎劇其實在宣示文化軟實力,而在世界一體化趨勢下,莎劇也已不只由英國獨佔,而逐漸變為屬於各國文化財產。世界各地推出莎劇,各自演繹,便順理成章。現在不再會說,莎劇應該怎樣演才正統,那是很不識時務的話。
在他文,我已提過鄧樹榮和鄭傳軍各自的《馬克白》,這裡我只集中講南非 Third World Bunfight (場刊中譯為第三世界失序劇團)那場演出,它乃唱意大利文Verdi(威爾第)歌劇。
現代劇場新景象
我生平第一次觀賞非洲黑人演出歐洲古典歌劇,長了知識,開了眼界。傳統歌劇通常3小時長度,這個演出由比利時作曲家 Fabrizio Cassol 將之濃縮為100分鐘版本,由12人樂團與10位演員合演。
近年莎劇演出皆講究創意、實驗性、新鮮感,因此形式五花八門,甚至天馬行空,常去看的話,會感覺有點眼花繚亂也不稀奇。此外,對原劇怎樣被剪裁,亦已見怪不怪;至於主題表達得怎樣,感動力量達到怎樣效果,像我這類觀眾,也不甚麼計較。舉例說,看毛利人演莎劇,我們能看到的,可能便只有演員身體動作和臉部表情,和他們走位的表達形式。非語言的視覺元素,會成為莎劇演出內容和重心,這幾乎是現代劇場新景象。
南非導演 Brett Bailey 這部《馬克白》,背景改為多年前不為世人所知的慘絕人寰剛果東部大屠殺,政治取向明顯。
導演毫不掩飾,在舞台上展示迷彩服、衝鋒槍、血鑽石、平板手機、礦產珠寶等,配合投影幕上出現的黑白新聞圖片,直指各方政府、軍隊,與 Hexagon 礦業公司勾結。
資本主義大潮下,一眾追求財富、狂熱消費、社會剝削、貧富懸殊,乃當今社會罪惡元凶。馬克白慾望無限擴大,原因也源於此。他一旦受到妻子推波助瀾,權力慾便膨脹到失去理智,竟然弒君奪位,結果弄至失眠自責,甚至變得瘋癲,最終摧毀自己。
Brett Bailey 選擇賽爾維亞 No Border Orchestra 來伴奏此劇,乃因團員都經歷過頻繁戰亂,導演特別認同他們,覺得他們演繹苦難夠傳神。
此外,導演處理這部歌劇還有特別之處,他不要佈景,只投射新聞圖片在白幕上,把剛果大屠殺慘劇、近期非洲難民湧入歐洲這些時事,加進戲裡面,內容緊貼時世,觀眾易共鳴。他也投射 pop art (普普藝術)圖案在幕上,豐富舞台視覺效果之餘,也緩和這部悲劇沉重調子。
舞台設計簡單,中央置個高台,穿時裝的演員在上面演出,配合投射圖片,有效地將莎翁悲劇與威爾第歌劇變得易入口,相信各地觀眾都能接受。
該劇曾參加過維也納、巴黎、布魯賽爾、布里斯本等藝術節,還到過倫敦、鹿特丹等地演出。但畢竟該劇主要在非洲巡迴接觸觀眾,所以簡單舞台、幾位演員,輕騎演出,有其必要,無可厚非。
非洲黑人演唱意大利歌劇,目前當然未能登上歐洲殿堂,但意義在於他們藉演出莎劇和意大利歌劇,能有機會巡迴歐洲、澳洲、亞洲各地,接軌和交流,迎合世界大潮流。
在澳門,能看到南非歌唱家與賽爾維亞樂團合演意大利歌劇,收到非洲觀點政治訊息,我感覺過了充實一晚。
(圖片:澳門文化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