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奧秘》(Genius Explained)是英國有名的心理學教授 Michael Howe(1940-2002)的大作(劍橋大學出版社,1999年)。 Howe 通過研究多位科學、藝術天才的成長經歷,來解釋天才在成為天才之前是怎樣的。
Genius 中文譯為「天才」。這個翻譯頗令人迷惑,暗示「天才」如神一樣存在,在娘胎裏便天賦異禀。莫扎特就是一個典型:4歲前開始譜曲;六、七歲已是古鋼琴和小提琴演奏高手,和姐姐在歐洲四處巡演賺錢;14歲時在聆聽名曲《求助垂憐》(Miserere)兩遍後準確默寫曲譜。
如果不是老天爺眷顧,還有什麼原因可以解釋莫扎特的才華呢?
這個先買個關子。因為 Howe 就是想把天才拉下神壇,他試圖告訴我們:天才和凡人的距離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兩個出身截然不同的天才:一位是含著金鑰匙出身,一路讀名校的達爾文;另一位出身貧寒、從小沒錢讀書的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發明家史蒂芬遜。
達爾文:出身顯赫
話說達爾文是正宗的富二代,他家從爺爺、外公開始文化水平就相當之高:
祖父 Erasmus Darwin,集醫生、博物學家和詩人於一身,才氣了得,出版過《植物園》(The Botanic Garden);
外公 Joisah Wedgewood,不查不知道,這可是英國「陶瓷之父」,皇室御用瓷器製造商。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大把銀子;
爸爸 Robert Darwin,英國農村地區小有名氣的醫生,身材魁梧,180cm 多高。他主要的收入不是靠行醫,而是靠收租。此君興趣廣泛,還是英國皇家協會(Royal Society)會士;
媽媽 Susannah Darwin:鍾愛園藝和植物,把後花園 打理得讓鄰居羨慕不已。有記載說,她非常重視子女教育,即便重病還教達爾文觀察花朵。她在達爾文8歲時因胃病去世。
由此可見,達爾文氏絕非沒文化的土豪之家。達爾文傳記作者 Adrian Desmond 和 James Moore 曾寫道,達爾文的爺爺和外公「相信自然進化、智力民主和科技救贖」。簡單說,他們家代表了18至19世紀英國的先進生產力,不僅有銀子,而且有情懷。
在這樣的顯赫家庭,達爾文是不愁讀不上好學校的:小學、中學在英國頂尖寄宿學校舒茲伯利學校(Shrewsbury School),大學則先後就讀於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
九歲時,達爾文被送到離家不遠的舒茲伯利學校。當時,這所精英學校以教授拉丁文、古典歷史和地理為主,並沒有達爾文喜歡的科學課程。不僅如此,時任校長 Samuel Butler 極力反對學生學習科學,甚至當眾羞辱達爾文的課外實驗是「沒用的玩意」。達爾文在這所學校的成績很一般,絕非 Straight A 學生。
但是,達爾文從小不需要掙麵包錢,有機會充分發展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10歲時,達爾文去威爾士海灘渡假三個星期,收集了很多蝴蝶、甲殼蟲、飛蛾。當時,他已經對昆蟲收集興趣濃厚,並可敏感察覺威爾士的飛蛾跟家鄉的長得不一樣。 11至13歲,達爾文每年都會這樣旅行,廣泛收集昆蟲和植物。
16歲時,達爾文的爸爸看到兒子在舒茲伯利學校並不開心,便把他送到了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當時,達爾文的哥哥 Erasmus 也在該校讀醫學(順便說一下,那個年代16歲上大學並不罕見)。
達爾文很快發現自己對醫學不感興趣。他和哥哥閑談了解到,家人並不需要靠他學醫來維持體面的生活。於是,達爾文繼續痴迷地觀察自然,收集物種,並加入自然科學社團。
值得注意的是,達爾文在愛丁堡大學遇到了人生第一位科學導師——動物學家 Robert Grant。 Grant 幫助達爾文設定科學目標,並手把手教他如何專業地做實證研究。達爾文曾陪師傅在冰冷的海水中呆上10小時,只為收集肉眼幾乎看不見的軟體動物。18歲時,達爾文便可自己動手做自然科學研究,並在社團分享原創發現。
但是,達爾文爸爸覺得兒子在浪費時間。既然沒法做醫生,他為達爾文規劃了新的職業:牧師。 1828年達爾文19歲時,被送到劍橋大學讀神學。在劍橋,他不僅維持多彩的社交生活,學習成績也不錯,而且還找到了人生中另一位伯樂:著名的植物學家 John Henslow。
最初達爾文只是聽他的課,參加他家的派對。混熟之後,達爾文便經常陪 Henslow 去鄉郊野外做實證研究。當時,達爾文這位砃究者在同學和老師眼中,已經極有才華,深得導師器重。 Henslow 在達爾文22歲時力薦他登上「小獵犬號」皇家軍艦,環球航行。這次航行從英國一路向南至南美、非洲再回到英國,歷時五年。
餘下的故事便是歷史了。
史蒂芬遜:貧寒才子
Howe 的研究發現,神童、天才其實更多出身在富裕家庭,窮鄉闢壤蹦出天才相對少見。
但史蒂芬遜(George Stephenson)恰好就是工人階級崛起的巨人,當之無愧的「火車之父」 。此君發明了世界第一輛客貨蒸汽機車「旅行號」,1825年在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達林敦鐵路上行駛。
史蒂芬遜的爸爸是紐卡斯爾礦區的一名蒸汽機司爐工,媽媽則是染坊工的女兒。爸爸的工作是把煤鏟進蒸汽機,一年下來的工資和達爾文爸爸一天的收入差不多。
史蒂芬遜童年很是悲淒。生活所迫,做過很多工作。 8歲時在集市看馬,為妹妹賺零用錢;14歲到煤礦工作,擔任蒸汽機司爐助手;15歲就掙上成年人工資了。換句話說,他是不折不扣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長大的人。
有一點對史蒂芬遜成為偉大發明家至關重要:他從小就對機械非常感興趣,而且動手能力特別強。他喜歡用泥巴、麻繩、木塊做模型;在報紙上看到有啥科學發現,也會自己動手做小實驗驗證。
由於在礦區生活,史蒂芬遜有許多機會觀察機械運作,拆解又組裝。18歲時,他已經積累大量關於機械運作的實踐知識。當時,不識字成為史蒂芬遜獲取知識的一大障礙。於是,他每周抽出下班後的三個晚上,到鄰村夜校上課。同時,他找了份修鞋的兼職工作。
史蒂芬遜21歲結婚,此後幾年的生活相當糟糕。21至24歲之間,他換了三份工作,當上了爸爸,也經歷妻子離世、父親在礦難中瞎眼。即便在這樣的逆境中,他依然堅持學習。到27歲時,已經能創新地解決一些實際工作難題。
史蒂芬遜職業生涯的一大轉折,是在29歲。他幫助煤礦主,修好一台價格昂貴的價格泵壓機,得到10英鎊獎勵(大概相當於現在的800美元),並獲提拔為工程師,可以在礦區用馬車代步。
身為工程師,史蒂芬遜的重要職責,是改善煤炭和其他物資的運輸方式。他改良了礦上的機車,但還是不滿意其功率。33歲時,他下定決心致力研發高效能、穩定的蒸汽式發動機。他的事業方向從此牢固樹立。
天才故事的啟示
達爾文、史蒂芬遜成長軌跡不盡相同,但都不是一夜之間頓成天才。他們從小就有機會在自己的興趣領域積累知識,培養能力。
達爾文不缺錢,自幼大把時間去旅行,認識自然,收集昆蟲,而後又在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遇到大師點撥,打下堅實的研究基礎。當他22歲登上「小獵犬號」時,就已經是同輩中最有潛質的自然科學家。
史蒂芬遜雖然沒錢,但他的成長環境並不缺乏觀察機器運作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年代、他專注的工程領域,實踐知識勝過名師指導,而他又很早開始工作,得以在實踐中不斷強化解決問題能力。當他33歲決心投身製造蒸汽式發動機時,全英國或許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做這事情。
莫扎特:苦學成才
因此,天才的能力,也靠後天獲得,並非在娘胎裡就有。再回到開篇莫扎特的例子。別忘了,莫扎特的老爸 Leopold Mozart 是小提琴演奏家,也是非常重視早教的音樂老師。莫扎特從小就在他的指導下,花大量時間學習音樂。假設他從3歲開始,每天花三個小時練琴,那麼到六歲時,也已積累了約3,500小時的訓練時間。放在今天,這樣的時間投入,已可培養不錯的業餘演奏者。
所以,Howe 堅信,天生就具備某種驚人才華,幾乎不可能。天才無不於艱苦的反複訓練中,練就超凡能力。這也意味着:天才和普通人在能力訓練上,其實並無二致。
性格決定才華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天才之所以讓吾等望塵莫及,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性格。
從上面兩個例子看,史蒂芬遜從小成長於逆境。生活告訴他,只有勤奮,才能成功。達爾文雖是富家子弟,但從小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且做事無比專注,對認定的事情異常堅持。書中有一段描述讓人難忘:
「面對不公平的批評,達爾文自小便有一套應對之策。他會咬著牙,保持沉默,不反駁,也不辯解。但他內心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並按此繼續前進。」
概括之,天才們的性格有三點相似之處:
專注:人生的方向感很強,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對其他事通常無感;
堅毅:扛得住各種壓力,就算在挫折面前,也持之以恆地勤奮工作;
圓融:天才並非性格孤僻的怪人,他們能夠融合自身性格特質,有智慧地追尋自己的目標。達爾文社交能力就很強,處事圓通,能和各式人等打交道。
所謂時勢造英雄,天才畢竟是少數。 Howe 指出,古往今來,很多高水平家長都有計劃地培養孩子在某方面的超凡能力,但總體來說,培養天才是冒險的教養策略。
讀了這本揭秘天才的書才體悟到:有錢能給孩子創造一些認識世界、發展興趣的機會,但只有專注、堅毅、圓融的人格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更好。
原文刊於留學媽媽教養女王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設計圖片/原圖源於網上)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