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Dec 30 2024 11:07:1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一首革命文宣的啟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這首軍歌的內容不講大道理,三大紀律的重點在於服從命令,並且要大公無私,一切行動以群眾的利益為依歸;八項注意緊扣士兵的具體行為表現,提升文明素質。

每年的10月對中國人來說,不分左派右派都是個令人鼓舞的月份。可惜今年香港的反修例風波持續多月,深層次的矛盾併發成社會風暴,危城告急,令人憂心忡忡,感觸多端。

記得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共產黨發現紅軍的紀律出了問題,為了防止部隊素質惡化,傷害群眾及破壞黨的形象,於是提出了多個整頓軍紀的要點。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這些要點發展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基本訓令,後來更譜寫成歌曲,作為訓練新兵的文宣作品(註1)。歌詞的內容如下(標點為筆者所加):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

第一、說話態度要和好,尊重群眾不要耍驕傲;

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公買公賣不許逞霸道;

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面歸還切莫遺失掉;

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軍閥作風堅決克服掉;

第六、愛護群眾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

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流氓習氣堅決要除掉;

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

遵守紀律人人要自覺,互相監督切莫違反了。

革命紀律條條要記清,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

保衛祖國永遠向前進,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

強國的陷阱

這首軍歌的內容不講大道理,三大紀律的重點在於服從命令,並且要大公無私,一切行動以群眾的利益為依歸;八項注意緊扣士兵的具體行為表現,提升文明素質。這是革命團隊的紀律,背後是為民請命的初心。它的內容經過兩次內戰的檢討,最後總結成精簡的綱領。認真的修訂過程反映共產黨銳意憑槍桿子奪取政權,決不能讓部隊變成散兵游勇,失去人民的支持。相信這是紅軍經歷所謂「二萬五千里長征」,終於戰勝國民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惜自1949年建政後,內地厲行一黨專政、全國服從的管治方針,加上黨員幹部的浮誇和生活特殊化成為常態,闖了一連串的彌天大禍。1961年黨中央指派胡喬木仿照紅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草擬黨政幹部適用的規條。從文本看,它體現了以民為本的實用主義精神,針對施政的過失精準而有力(註1)。

三大紀律是:

一、有事同群眾商量,永遠同群眾共甘苦;

二、重要問題事前請示,事後報告;

三、自己有錯誤要檢討糾正,別人作壞事要批評揭發。

八項注意是:

一、保護人民安全,打人要法辦,打死人要抵命;

二、保護人民自由,隨便罰人、抓人、關人、搜查要法辦;

三、保護人民財產,侵佔、損害人民財產要賠償;

四、保護公共財產,貪污、盜竊、假公濟私要賠償;

五、用人要經過組織,不許任用私人;

六、對人要講公道,不許陷害好人、包庇壞人;

七、對上級要講實話,不許假報成績、隱瞞缺點;

八、對下級要講民主,不許壓制批評、壓制上告。

這樣一份貫徹初心,勇於糾正失誤的草稿實在有它的動人之處。可是,經毛澤東修訂後,三大紀律改為: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二、正確執行黨的政策;

三、實行民主集中制。

頒行的年份仍然是1961,可是半個世紀以來,無論什麼紀律,大抵還是毛澤東的版本,而八項注意依然是關心國事者的訴求。敢問這幾十年來,強國已然崛起,但在這許多方面的表現該得到多少分數?

唐朝重臣魏徵在寫給唐太宗的〈十事疏〉裏指出,歷代開國之君「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在憂患重重的時勢下會恪守道義,體現民意,奪取政權;到穩坐江山之後,則志得意滿,「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註2)。回到現實,環顧當前政局,單憑這樣的氣焰要離散的族裔認祖歸宗尚且困難重重,要建立「近者悅、遠者來」的文明國度,恐怕還得參透「載舟覆舟」的道理,深切檢討,從長計議。

特區政府的信任危機

反修例風波發展到今天,竟然變成警民衝突的亂局,坊間一片焦土,大學變成戰場,特區政府的連番失誤實在難辭其咎。

在日常生活裏,一般小百姓除了溫飽,最重要的安全感就靠值得信賴的紀律部隊。上述那首軍歌正好反映共產黨對紀律部隊素質的重視。如果我們借用它來評鑑現時香港警隊的表現,在「不打罵」和「不虐待俘虜兵」兩方面實在令市民憤慨不平。我們都明白警察要面對的壓力非比尋常,正因為這個緣故,社會給他們較優厚的待遇和嚴格的訓練,期望他們以專業精神謹守紀律,面對挑戰為市民服務。如果警察執法偶然違規而得到適當的處理,市民是不會反感的。問題在於違規成為慣性,而且追究無從,亦未見有公信力的調查和懲處機制,令警隊的形象陷於政治風眼沒頂沉淪。這明顯是特區政府管治失效的結果。

《論語》記載子貢請教孔子「衣食」、「軍隊」、「誠信」三者就治國而言孰輕孰重。孔子的回答是:必不得已前二者都可捨棄,因為「民無信不立」。面對社會大眾的種種疑慮,特區政府採取鴕鳥政策拖延迴避,一面以施政報告派「衣食」,一面縱容「軍隊」挑戰文明底線,唯獨放棄重建誠信之道。這與共產黨當年勇於整頓軍紀的表現相比,實在愧對先烈,有辱家風。

如果警察執法偶然違規而得到適當的處理,市民是不會反感的。(亞新社)
如果警察執法偶然違規而得到適當的處理,市民是不會反感的。(亞新社)

抗爭運動的檢討

抗爭不是奪權的內戰,而是弱勢群體本乎公義的維權行動。

因為弱勢,所以更要珍惜資源,講求效果。抗爭者要以較少的代價換取較大的回報,團隊的管控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有效管控團隊贏取民心的成功例子。只要細心檢視,裏面差不多每一個項目都是抗爭者應該持守的金科玉律。例如「愛護群眾的莊稼」這一項,正好提醒抗爭者在選定行動方式之前須醞釀成熟,聽取民意,贏得多數人的共識然後實行,盡量減少對市民生計的衝擊和對無辜者的傷害。回顧過去,人家做得到的,抗爭者更不能輸在起跑線。

其次,文宣工作的意義不單是凝聚同路人的共識,提高士氣,或吸引中間派的群眾幡然覺悟。它同時也要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點,以感性的方式自我提點,達到薰陶感染的效果。

再者,上文所述的「民無信不立」,以及「功成而德衰」的忠告放諸四海而皆準,抗爭者利用文宣作品傳達理念時亦必須時刻警惕。在抗爭的現場裏,「苦主」與「義士」其實是不同的角色,前者是備受傷害的人,他的表現激越亢奮或言行有所造次,一般會得到大眾的同情諒解;而後者挺身而出,為民請命,一言一行都看在人家眼裏,謹守紀律,顯示文明風範實在至關重要。

後記:

面對危局,我們每個人都要在「燈蛾撲火」與「火炬承傳」之間慎作抉擇。祝願年輕人珍重自愛,一生平安!

註釋: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許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