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興起,易;堅持十年,難!

10年光景,時光就好像橋下河水,川流不息,人事變動在所難免,年年都有新鮮人加入團隊,舊生帶新生,大家靠着這份堅持,發揚無止橋精神。

我們是這樣開始的

無止橋慈善基金是成立於2007年,當時是香港回歸10年!

由於我在1992年已經開始跑大陸,先做廣告,後做私募投資基金,目睹內地經濟民生突飛猛進,後發優勢驚人,也見證了30年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連美國都感到無比壓力。

唯獨我們香港人,由於有很多上一代人是戰後移居來港,故此對內地政權存有戒心,老師、家長、學生如是。所以2007年,回歸整整10年,中港矛盾有增無減,我發覺人心尚未回歸!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年輕人,對內地亳無認識,不知天高地厚,輕視競爭對手。有感內地大學生,勤奮向上,渴求成功,我怕香港年輕人會落後,需要為他們搭個中港溝通和交流的平台,讓他們體會來勢洶洶的競爭力就在後頭,而且隨時會迎頭趕上。(如今時間證明我不幸言中,深圳GDP 快要跟香港看齊,而且到處都是國際亮目的明星創新企業:騰訊、華為、大疆、順豐等不勝枚舉,作為港人,我為下一代感到十分焦慮)。

機緣巧合,我無意中參觀了中文大學吳恩融教授「良橋助學夢成真」的學生實習項目,他們得到鍾逸?爵士鼓勵,用了3年時間在甘肅偏遠山區築橋建校,給我誤打誤撞加入,遂發起成立無止橋慈善基金,更向老闆新世界鄭家純先生籌募了500萬元起動費,找了一班有心人加入董事會,還得到國家住房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全力支持,然後又從另一個享有盛名的慈善團體挖角,我們沒有高薪厚祿、只憑理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義,就將總幹事周嘉旺說服,加入這個從零開始的慈善機構。

兩個夢想,人是橋樑

無止橋慈善基金有大小兩個夢想:小夢想是在中國偏遠山區農村為村民起便橋,而大夢想則是要為中港兩地年青人搭建交流之橋。成立5周年時,我們出了一本書,記錄和分享志願者到內地建橋的心得和感受。書名是個燈謎《二十四橋明月夜》, 猜一字。我在送書給讀者之前,必然考考他們,結果意想不到是,香港人還可以,內地人卻通通猜不中,原來繁體字「夢」 與簡體字「梦」 是有别的,令我悟出一國兩夢(梦),由此可見,香港人的「夢」可真是比較複雜的!

我們成立的宗旨是「無校界」(university -neutral) ,成為中港兩地,甚至全球大學生的交流平台,相互結網連繫,擴大人際關係脈絡,學習諒解和包容。當時中文大學有人抱怨我拿走了在山區築橋的概念,而香港大學亦有人怪我為什麼不為自己大學成立類似組織,原來大學之間存在着強烈的「門第之見」,暗中競爭較量。

需知道今日無止橋可以成功,正正是無界、無邊、無私、無限和無止,才能夠遍地開花,至今一共有香港、內地和世界40多所的大學加入支援,也分別成立無止橋分會,每年各校都派生力軍加入,令無止橋可以生生不息,源遠悠長的發展下去!

無止橋就是提供這樣的短期「學做人」機會,譲城市的大學生離開他們的「安舒區」,走入物質匱乏的山區農村,去接觸和反思另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
無止橋就是提供這樣的短期「學做人」機會,譲城市的大學生離開他們的「安舒區」,走入物質匱乏的山區農村,去接觸和反思另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

15至25歲,人生關鍵的10年

如果你活到100歲,頂多是10個10年!

我踏出校門之後,工餘一直為社會做年青人的義務工作。

經驗告訴我,15至25歲,是關鍵的10年:是塑造將來、定型的10年,剛好由大學生變身上班族或專業人士的10年。我認定它是一個門檻,也是人生分水線。

事實上,大學時期,做人做事,除了學習和念書,大部分心無旁騖,不會有太大的責任和負擔,因此學校和家長都會鼓勵大家參與課餘活動,外國大學還會給學生放一年長假去闖蕩世界(gap year),鍛練自己,體驗人生,和學習面對未來,簡而言之,就是「學做人」!

一生起碼一次

所以無止橋就是提供這樣的短期「學做人」機會,譲城市的大學生離開他們的「安舒區」,走入物質匱乏的山區農村,去接觸和反思另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而這個機會很可能是一生只有一次:因為踏出大學校門之後,個人有很多人生大事要處理,先要在職場打拼,然後組織家庭、生兒育女、供書教學,那裏會有餘暇去做義工?

早期我們只限大學生參加,但近年我們調低年齢,因為九龍倉集團旗下的「學校起動」計劃,多了中學生。我們發現,中學生比大學生不遑多讓,有次香港航海學校派了一隊學生參加,他們積極投入的精神,令大學生哥哥姐姐自慚形愧!

今日無止橋的成功,正是因為無界、無邊、無私、無限和無止,才能夠遍地開花。
今日無止橋的成功,正是因為無界、無邊、無私、無限和無止,才能夠遍地開花。

來自遠方的呼喚

這10年來,原先希望每個大學生爭取一次機會去參加無止橋,誰知道有些同學,不知不覺地把心留在農村,就如一位港大女同學,一共去了5次,次次都呻「冇水冲涼」,卻是樂此不疲,靜靜地響應「來自遠方的呼喚」*。原來純樸的留守兒童,生活簡單卻是無比快樂,而老年人見到一班素未謀面的年輕人,無私的跑來修路起橋建社區,感動到老涙縱橫!每一個真誠的片段都深深坎入我們志願者的心靈裏,教大家學懂感恩惜福!

整個過程也譲大學生不斷反思公益慈善的意義,有些內地同學覺得港人喜歡捐錢做慈善公益,祗因自己太忙,找別人代勞,視他們為公益代理人,令我啼笑皆非!

反之,有農村的受惠者,10年前是個小學生,回憶當年這些大學生志願者,來到非親非故的村裏,無條件搭橋修路,更奇怪這些哥哥姐姐臨走時都會俯身收拾垃圾、做衛生、今天自己長大了,才明白這是都市文明、環保意識的身教!

無止橋成立的宗旨是「無校界」 (university -neutral) ,成為中港兩地,甚至全球大學生的交流平台,相互結網連繫,擴大人際關係脈絡,學習諒解和包容。
無止橋成立的宗旨是「無校界」 (university -neutral) ,成為中港兩地,甚至全球大學生的交流平台,相互結網連繫,擴大人際關係脈絡,學習諒解和包容。

心懷感恩,繼續前進

10年光景,時光就好像橋下河水,川流不息,人事變動在所難免,年年都有新鮮人加入團隊,舊生帶新生,大家靠着這份堅持,發揚無止橋精神。

感謝陳孔明先生長期支持,公司企業全力贊助,志願者有心人無私奉獻,加上今年我們得到馬會慈善基金和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局開始關注,陽光善心,永續無止!

10年了,透過小夢想「點對點」築橋,到成就大夢想去建造「人與人」的交流平台,穆鈞團隊與國家住建部科硏了可抵禦八級地震、冬暖夏涼、環保實用的夯土建築,造福農民。

隨着國家富強,精準扶貧,改善民生工程,基建到位,我們築橋也由原始工程邁向人心工程,目前香港教育倡議明辯慎思,創新科技發展和STEM ,卻獨欠了人文教育,我們建造社區中心,好譲中港大學生可以深入了解農村和生態,目前我們建造了47條橘,三個社區中心,參加過無止橋的同學人數超過3,200名,受惠村民近6萬人,這幾年不同大學都成立了自己的無止橋分會,讓大家保持聯絡、一起成長、互聯互通,研究切磋,加上微信太方便了,祗要曾經有過一起起橋的日子,都會互傳音信,我們每年秋季在香港有工作營,亦會邀請新舊生出席分享,所以無止橋的大家庭天天在壯大!

四海一家,我們歡迎共同理念的朋友隨時加入,一同邁向「無止橋」第2個10年!

新書簡介

書名:《人生有幾個十年》

作者:無止橋慈善基金 紀文鳳 主編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人生有幾個十年》書影
《人生有幾個十年》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