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賈」還是「行商」?

在過去的30多年中,特別是2000年成為世貿成員之後,中國對外貿易飛躍發展,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資企業的進出口增長所帶動的。

廣交會吸引全世界的商人到中國採購,「三來一補」令各地廠商把製造工序紛紛外移、外判到中國,讓中國迅速成為世界最大的「坐賈」,不用花多少時間、精力和本錢去建立本身的國際銷售網絡,「中國製造」就可以充斥全球。可是,這兩個制度的成功也留下了後遺症:現在中國到了必須「走出去」的時候,才發現在行商的世界裡力不從心,步履艱辛。

按經營方式來說,商人可以大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固定的營業地點、讓客人上門來光顧的「坐賈」;另一類和主動外出開拓貨源和市場、貿遷有無的「行商」。「坐賈」建立固定的客源之後,生意比較穩定;行商風險比較大,但業務的範圍和大小比較容易調整。當然,也有兩者兼做的,例如大部分的跨國公司就是又坐又行的佼佼者;香港和新加坡則是城市中行坐兼善的好例子,後面另有交代。

「中國製造」文化是「坐賈」文化

在過去的30幾年中形成的「中國製造」文化,基本上是「坐賈」文化。

大陸對外開放之後,對外貿易的渠道多了,廣州交易會在全國出口額中的比重不斷下跌,最近幾年更跌到不足1%(2015年0.24%)。可是,從1957年的第一屆起,每年春、秋季廣交會曾經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平台、國際貿易的盛事;最高峰時(1970年)成交額佔全國出口貿易額逾四成。韓戰爆發之後,歐美各國對中國實行禁運,中國被歐美主導的國際貿易系統擋在門外。廣交會是當時必要的、而且非常成功的對策。

初期的廣交會的出口商品以農產品、土產、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為主,工業製品大約只佔兩成。從1978年起,所謂「三來一補」企業在珠三角的東莞、深圳等地有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之後,讓中國成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世界工廠」、製造大國。從1981年起,廣交會的工業製品貿易額已超過了初級產品。到了1990年代,廣交會更幾乎成為中國工業產品的貿易會。

「中國製造」的貿易模式

「三來一補」是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以及補償貿易,是大陸──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外經濟合作的模式──或稱「東莞模式」。除了溫州模式最初靠本地資本外,後來出現的「蘇州模式」、「崑山模式」等,只是東莞模式的變種,都基於由外資主導的加工貿易。

外國的跨國「行商」提供設備(包括由外商投資建廠房)、原料、來樣,並負責全部產品的外銷,得以減輕成本,賺取豐厚的利潤;中方的「坐賈」只需供應土地及廉價、充沛的勞動力,不用付出資源成本就可以迅速發展加工業,增加本地就業;皆大歡喜。

例外的「溫州模式」,特點是由當地民營資本投資建立,以內銷為主、並且有本身的銷售網絡。其中最大、也最有組織的是製鞋業。可是,後來因為國內鞋市競爭激烈,而且缺乏商業操守和信用,經常有零售商走數之弊。比較之下,外銷訂貨數目大,信用好,交易簡便,而且不用辛辛苦苦地去建立和管理本身的行銷網絡。因此,溫州鞋廠大批轉做外銷,放棄溫州傳統的「做市場、帶工廠」模式,轉為「接單工業」。

因此,無論是外資主導的東莞模式和蘇州模式,還是內資的溫州模式,都是依賴外來訂單和外資控制的銷售網絡

中國不只是出口導向,而且是外資主導型,與日本和南韓的外貿型出口經濟不同。外資主導出口經濟,同時控制產品的生產和市場,即所謂「兩頭在外,大進大出」。這是國內在1980年代正式推行的政策。兩頭是指產品的前頭(由原材料、設計到訂單)和末端(製成品銷售和使用的市場)都在外國,不但利用外國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還依賴海外現成的市場和各種市場銷售的渠道與服務。

「多少年勢如破竹向全球出口的『中國製造』 ,其實正是依託了香港和歐美、日本的服務業,才一船一船走出去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如此說。

「中國製造」企業完全被動地按接來的訂單而生產,當外國市場不景氣,或者實施反傾銷的政策,就會有產能過剩之虞。這是出口導向型工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中國加工製造業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的龐大,又缺乏分銷網絡,即使有必要時,也難以把產品分流、疏導到其他地方。例如《2007年廣東省區域綜合競爭力評估分析報告》就承認,「外源型經濟是廣東的優勢,但也是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

同時,由於外商控制了大部分投資產品的市場和銷售渠道、品牌、設計和技術專利,以及最大的回報,代工廠商很難建立本身的品牌。

「亞洲三小龍」的貿易模式

香港、日本和南韓的製造業也經歷過「兩頭在外」的階段,但「香港製造」、「日本製造」、「韓國製造」很快就得到認可,沒有像「中國製造」那樣,長期揹住劣質的惡名。日本50代的工業製品也曾經有一段時間被人罵模仿抄襲、品質差劣,記得當時香港有個流行的說法:「日本時辰鐘,大聲夾無準」。但基本上這是因為當時日本技術有所不及,並不是明知故犯地大造冒牌貨、毒食品。

香港、日本和南韓所發展的是外貿型出口,代工工廠大部分是本地資本的企業,而且在代工生產的同時,三地都致力地建立本地和國際的營銷網絡和品牌。

香港資源匱乏,本地市場有限,香港工業從前也是「兩頭在外」的加工工業,八成的產品是貼牌製造(OEM),但香港因為是個比較單純度城市經濟,同時有制度上的優點。所以由轉口貿易,轉變為加工貿易,再轉變為服務型經濟都比較順利。

因此,在過去的30多年中,特別是2000年成為世貿成員之後,中國對外貿易飛躍發展,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資企業的進出口增長所帶動的。這些外國行商可以說是中國製造業和國際貿易的主力,相對於歐美的工業化,中國製造一直在畸形的情況下成長的,既缺乏本身的核心技術,也沒有自己的全球市場和銷售網絡。

原刊於《明報月刊》2017年5月號,本社獲授權發表。

鍾普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