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教育學院與香港保護兒童會去年的調查,全港有超過二萬名有發展困難的幼稚園學生。前文〈融合教育政策忽視幼兒〉提及這些學生從不同渠道識別,經過層層轉介至獲得評估,繼而輪候資助的康復服務,這個過程需要兩年甚至更長時間。
在中小學,支援有特殊需要的策略是「先支援後評估」,但在幼兒教育階段卻是「先評估後支援」(Test and Treat),兩者完全背道而馳。在這樣的策略下,每年均有幼兒因等待服務至超齡而被剔出服務範圍,形成了「因等待而失敗」(Wait-to-Fail)的悲劇。
政務司司長早前興孜孜主持「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啟動簡介會,宣布該計劃為全港超過450間普通幼稚園提供2,900多個訓練名額,並表示政府的策略應該是「及早識別,即時介入」,並希望做到「零」輪候時間。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幼兒而言,能夠更早獲得支援肯定是好事一樁。再者,政府能夠在短時間提供近3,000個支援名額,若非有一定的決心,恐亦難以成事。
該項計劃目前尚在起步階段,要作整體評價,顯然言之過早。然而,其規劃至少有三項不足之處。若政府不作任何調整,要達至司長誇下海口的所謂的「及早識別,即時介入」目標,恐怕只是緣木求魚。
計劃的問題
首先,有效的「及早識別」並不包括在該項計劃當中。政務司司長在其發言當中五次提及「及早識別」,可惜該項計劃的主要服務乃為已確診有特殊需要幼兒提供訓練,而「及早識別」仍然交由衞生署進行。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負責專業評估工作,不過一般幼兒必須經過相關人士轉介始可使用服務。
過去幾年,約六成的轉介個案來自母嬰健康院。(一)由於母嬰健康院提供免費的免疫接種服務及各種監察評估,因此約九成的幼兒均會到訪母嬰健康院。(二)然而有關的免疫接種只服務至幼兒一歲半,而絕大部分幼兒要至四歲,始會再到母嬰健康院分別接受視力檢查及生長監察及評估。而發展監察在幼兒一歲半後,便只為有需要幼兒提供。(圖一)
母嬰健康院能夠接觸九成的初生嬰兒,實可以作為一個有效識別有特殊需要幼兒的渠道。唯幼兒一歲半以後極少再到母嬰健康院,一些只能在較大年紀發現的特殊需要,例如語言、社交及情緒等,便難以透過母嬰健康院識別出來。因此,只依賴母嬰健康院作為「及早識別」的渠道顯然有重大缺失。
其次,該項計劃仍抱「先評估後支援」的守舊思維。根據社會福利署招標時所訂的服務標準,該計劃九成的訓練名額須分配給正輪候康復服務的幼兒,其餘一成則可以給予正輪候評估的幼兒。教育局在中小學一直採用「先支援後評估」策略,可惜未有延伸至該項計劃。那些由學校識別的懷疑個案,不能包括在計劃之內。有特殊需要的幼兒仍然要經過多重轉介,至獲得評估確認有特殊需要,始獲得支援。若政府連「先支援後評估」的策略也不願採納,政務司司長所指的「即時介入」實在不知從何談起。
第三,學校人力配套不足。該項計劃是政府透過非牟利機構提供到校的支援服務,所有資助均給予提供服務的機構,而非學校。學校參與計劃,政府卻沒有相應提供額外人力予學校,以協調及統籌到校服務。中小學今個學年可透過關愛基金資助聘請「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以統籌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事宜。幼稚園相較於中小學,人手更為緊張。由於幼稚園需要符合嚴格的師生比例,且幼稚園並非專科專教,同一位幼師負責一班整天的課程,又如何可以抽身接待到校支援團隊、安排各項訓練及諮詢、調適課程及推動跨專業協作?
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的報告建議調整師生比例至1:12,給教師更大空間照顧學童的需要。不過,報告亦揭示了目前上午及下午平均師生比例分別為1:10及1:8.4。換言之,其建議的調整根本脫離現實,最終不會有任何額外人手。
以下三項建議,政府應當慎重考慮,否則司長高舉「及早識別,即時介入」,似宣傳口號多於實際目標。第一,政府應該透過推動「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的契機,將中小學的「先支援後評估」策略一併延伸至幼稚園,將懷疑個案亦包括在支援計劃之內。這樣不單確保政策一致,亦更能達至「即時介入」的目標。
第二,以幼稚園作為繼母嬰健康院之後的識別系統。香港適齡幼兒入讀幼稚園的比率已達百分百,且幾乎所有幼師或多或少都曾修讀過特殊教育的相關課程,只要稍加在職培訓,再仿傚小一篩查方式,建立幼稚園的普及篩查量表,便可及早識別有特殊需要的幼兒。
第三,為每所幼稚園額外提供一名教師,專責統籌支援有特殊需要學生事宜。只有配備專職人員,才能確保支援有特殊需要學生的工作不會被其他校務擠至邊緣位置,令到校服務真正能為學校及有需要幼兒所用。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