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比「什麼地方」人重要

在商場上,挑剔的顧客常是進步的動力;也許民主體制下,經過多次選舉的淘汰,真正的好人出頭,逐漸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新」台灣人。

《百年仰望──20位名人心目中的民國人物》(天下文化,2011年)一書中有多位重要人物,如王雲五、胡適、張君勱、張大千、李方桂、傅斯年、星雲大師、楊振寧。大概很多讀者不清楚他們是「什麼地方」的人,但很想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正如當年奧巴馬參選美國總統時,大部分的民意是:他「來自哪裏」不重要;他要「帶我們去哪裏」才重要。

一、李登輝高喊「新」台灣人

在開放多元的台灣,「省籍情結」已愈來愈淡忘;但碰到選舉,仍然又會隱隱約約地死灰復燃。因此,我不得不再重複地倡導「新」台灣人。

先回顧1996年一段場景。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馬英九與尋求連任的陳水扁對決。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在投票前夕,在造勢大會中,高亢地拉起馬英九的手,宣稱他是一位「新台灣人」;並且大聲疾呼「不要再分本省人或外省人」,「台灣過去的成就是大家共同奮鬥的成績,我們都是新台灣人」。這一晚留下了台灣族群融合最美麗的光輝!一位擁有強烈悲情的老台灣人,已自舊有的意識形態中破繭而出。(可惜在政治算計中,只是曇花一現!)

二、「新」台灣人的特質

30年來,我對「新」台灣人的期許,充滿熱情,曾有過多次描述:「新」台灣人大都是1949年以後在台灣出生、受過良好教育的一代──除了台灣人,還有外省人的第二代(或者他們更認為是本省人的第一代)。60歲似乎是一個分水嶺。他們命運共同的基石不局限於同一種方言、同一個省籍;更在於同一種文字、血統、文化,以及同一個夢想。1994年9月《遠見》雜誌100期時,即以「新台灣人」為專題。

「新」台灣人也因全球化的腳步,使島嶼性格提升為海洋性格──包容、寬大、擴張、開放。「新」台灣人的理念中,已釋出了排他性,吸收了族群融合的包容性。「新」台灣人的價值觀──熱愛本土、深耕本土;迎接世界、接軌世界。

他們不是政治狂熱者,但關心公眾事務;不一定有巨大財富,但熱心公益活動;不一定有高職位,但是勤奮、守法。他們憂慮下一代教育,貧富差距,企業社會責任,社會紀律喪失,政治人物腐化⋯⋯他們就是一個進步社會中必須要擁有的中產階級。

在兩岸關係上,多數會贊同「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他們可以認同歷史中國、文化中國,甚至也投入「經濟中國」(大陸市場的開拓),但無法認同大陸當前的政治體制。

三、「新」台灣人不是「那些人」

只要是民主社會,就會有形形色色的「那些人」。他們的存在,證明了台灣是一個多元社會,但也帶給沉默大眾的焦慮。按照我的描述,「新」台灣人不會是「那些人」:

(1)不是那些政客,擅長漁翁得利。

(2)不是那些民代,擅長興風作浪。

(3)不是那些媒體,擅長補風捉影。

(4)不是那些名嘴,擅長信口開河。

(5)不是那些官員,總是缺乏擔當。

(6)不是那些富豪,總想佔盡便宜。

(7)不是那些「聰敏人」,總想混水摸魚。

(8)不是那些「蛋頭」,總是滿腹牢騷。

(9)不是那些民眾,總想白吃午餐。

(10)不是那些家長,總是教育的錯。

在商場上,挑剔的顧客常是進步的動力;也許民主體制下,「那些人」的出現,才能在良幣與劣幣的較量下,經過多次選舉的淘汰,真正的好人出頭,逐漸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新」台灣人。

(寫於2011年)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獲作者授權轉載。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