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輯要.提要》:看盡明清道教史的天書

道教對你來說是什麼?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世界各地的道教專家,歷十五載寒暑,於今年5月付梓出版《道藏輯要.提要》一書。主編黎志添教授冀望此書可以讓廣大民眾重新了解道教傳統和提升道教文化的地位。

儒、釋、道是中華哲學思想三大家,可是今人多知前兩者而對道教一知半解,內地網民甚至以「躺平主義」直接比擬老莊等道教思想,或以為道教就是法術符咒,不了解道教文化之源流、演變。可是,中大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形容,「道教是中國本土最重要的傳統宗教,其對於國人宣導關心社會倫理、環境、民生等諸多問題,持續使人反思何謂正道」,他認為,中國人不能不了解道教。

道教入門首選書籍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世界各地的道教專家,歷十五載寒暑,終於在今年5月付梓出版《道藏輯要.提要》。這本書集結世界一流的道教研究學者對晚清主要的道教經典的看法和釋義,當中文字簡明精煉,無疑是一般民眾初學道教的首選書籍。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亦是本書的主編黎志添教授期望,此書可以還他一生弘揚道教及提升道教地位的宏願。

黎教授在新書發布會當日接受灼見名家專訪,為讀者剖析了清朝嘉慶年間編撰的《道藏輯要》,對於了解及研究晚清道教文化歷史的重要性,以及編輯這套書的辛酸。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於歡迎辭中形容,本書確定了香港作為國際道教研究學術重鎮的地位。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於歡迎辭中形容,本書確定了香港作為國際道教研究學術重鎮的地位。

晚清的民間道教「聖經」

黎志添指出,道教自漢代起開始發展成一個宗教群體,西漢經學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論,指出君主施政態度可以影響天氣,並發展讖緯學(即預示吉凶的學問),不但發展了道教思想,也把教義融入中國的政治體制,成為政權取得統治合法性(legitimacy)的依據,此後,道教在國人心中的價值逐漸增長。直到唐宋兩朝,歷代皇帝均重視道教,宋徽宗更自封為「道君皇帝」,以考試規管道士的資格,可謂一門專業。

可是,直到明清兩代,雖然朝廷仍承認道教是正派宗教,可是坊間不少道士唯利是圖、不學無術,以致士人及朝廷逐漸輕視。一般認為,明清時代道教陷入衰落,可是道教理論卻並未因此停滯,而轉入民間發展。

這套書的成書過程,反映了清代道教弟子的博聞強記。黎教授指出,《道藏輯要》並非只是一套在嘉慶年間修訂的《道藏經》,而是對《道藏》的「輯要」。編者即北京覺源壇的一眾弟子刻意選擇了道教傳統中最精要的道經放在這套書中,是希望維護當時社會的和諧與倫理。

因而,這套書也反映了當時清代的社會環境和道教信徒如何回應:道教不再由朝廷弘揚,而改由文人知識份子推動,包括設立呂祖(呂洞賓)扶乩道壇,以及地方道觀由道士與知識分子聯合刊刻道經,「《道藏輯要》反映了晚清道教信仰蓬勃的生命力;清代道經知識、內丹修煉的傳播形式和中介已經產生了改變。」黎教授說。

黎志添教授感激世界超過70多位學者襄助完成《道藏輯要.提要》這套書。
黎志添教授感激世界超過70多位學者襄助完成《道藏輯要.提要》這套書。

前人編輯混亂,錯訛甚多

《道藏輯要》是清代內閣學士,同為覺源壇的呂祖信仰弟子蔣予蒲擔任主編。研究發現,他在嘉慶八年完成編修《呂祖全書正宗》後,與覺源壇的弟子「受到孚佑帝君呂祖之命」,所以繼續合力編修了這本集道教各家大成的經典。

自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印行《正統道藏》,以及在清代嘉靖年間的增訂,直至清代嘉慶年間,便再沒有國家批准收集的《道藏》,道教中人也再沒有大規模地統整、校注最早可上溯到六朝的各部古代道書,因此,「《道藏輯要》具有特殊的道教歷史意義,可以說是現代研究明清道教史不可或缺的一部書。」可是,後世在重印和重編《道藏輯要》時卻犯上了不少錯誤,日本歐美等地各自收藏了不同版本的《輯要》。

例如,光緒年間編纂《重刊道藏輯要》時,刻意虛構了這本書是在康熙年間,由一個名為彭定求的人編纂的,至今仍為不少內地出版社錯誤引用。另外,不同版本所收錄的道經數量和經目也不一致,或者,一部道經由幾種獨立經文湊合而成,對學者研究或信徒修煉終非好事,入門者也難以簡單理解什麼經典文章造就了道教的信念與行為準則。

有見今天的道教研究沒有統一的理解,甚至令研究者出現誤判、錯誤引用數據,日本京都大學的莫尼卡教授、麥谷邦夫教授與維習安教授率先於2005年開展「《道藏輯要》研究計劃」,並獲得黎志添教授在內70多位海外學者襄助出版提要,後由黎教授及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接手主持出版事宜。

四川省圖書館《道藏輯要》藏本。(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圖片)
四川省圖書館《道藏輯要》藏本。(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圖片)

大阪府立中之島圖書館《道藏輯要》藏本。(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圖片)
大阪府立中之島圖書館《道藏輯要》藏本。(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圖片)

重修《道藏輯要》三大價值

黎志添教授認為,自己可以承繼200多年前覺源壇弟子的宏願「十分幸運」,因為這套書不僅是華人學術界的成果,而且是國際學術界的成果。此部巨著內容多達250萬字,有三大價值,值得讀者細味。

一是歷史價值。正如上述所說,此書「集結了海內外、不同學術背景的多名學者心血而成」,不單為讀者提供明代道經簡易明暸的原文校注,也新增了清代編纂的道經,讓國際學術界可以連繫明清兩代的支離破碎的道教歷史,重新了解清代道教的發展歷史。「在道教研究史上可謂前所未聞,並改變了近現代道教研究的方法和方向。」

二是提要價值。今人對於道教的認知不高,此書為讀者整理了不同版本的《道藏輯要》之間的關係與演變,以及各版的目的、處境、過程和影響。並且修訂了前人對經典的誤判。對一般民眾而言,這是道教一把鎖匙和門徑,是很好的參考書籍。

三是計劃彰顯了香港獨特的地位。此書作者橫跨不同語系和文化背景,為保證行文流暢,特別在翻譯上下了一番工夫,既不至於曲解作者和經典原意,也要讓讀者明白。編輯委員會之間費了一番唇舌辯論,以力求存真。黎教授感嘆,只有香港這個東西文化匯萃之地,才能辦成這樣的事情,做到國際道教研究重鎮,因為編輯對各地文化均有了解,此亦彰顯了中大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的努力。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數位博物館網頁內藏多部道經文字。(香港中文大學網頁截圖)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數位博物館網頁內藏多部道經文字。(香港中文大學網頁截圖)

數碼化方便查閱與譯經

他透露,道教中心未來將會出版《道藏輯要.提要》的英文版及舉辦導讀班,令世人均可以體悟道家的智慧和提升其修行,對社會和諧與維護人際關係均有禆益。

除此以外,各部經典歷盡滄桑,書頁難免有所缺漏或難以辨認字樣,因此中心也特意設立了道教數位博物館,將各經典原文數碼化,以供讀者更簡便地閱覽和翻譯原文經典。將來中心會對各部經典加上點校,務求成就《道藏輯要》這個中華瑰寶。

新書簡介

書名:《道藏輯要.題要》
主編:黎志添教授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