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教育是人的基本權利,相信沒有甚麼人會有異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三條(二)(丙)訂明:「高等教育應根據成績,以一切適當方法,對一切人平等開放,特別要逐漸做到免費。」
在許多已發展國家,其年輕甚至成年國民中,愈來愈多人在人生某個階段能夠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國民經濟和全球經濟愈來愈舉足輕重,一方面因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門重要產業,另一方面是經濟的其餘環節,須靠高等教育來培養技術純熟和知識豐富的人才。
大學學位不再是保證
但是,提供高等教育不是簡單的事。世界各地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大學學位不再是高位厚祿的保證。原因不一而足,僅舉幾項:有些國家經濟不景氣;擁有學位的人對工作和事業前景期望過高;產業向高科技轉型;社會強調專門技能;經濟全球化;工作外判等。我們也常聽到有人抱怨,大學教授學生的技能不符合僱主要求。
高等教育應否以職業訓練為重心,致力培養有市場價值的畢業生?愈來愈多大學推出合作計劃、實習計劃和師友計劃,另一些則強調培養創業能力。所有這些計劃的目標,都是令大學生更適應現實世界的工作環境。問題是,這些計劃是否真能幫助畢業生成為稱職員工?着重職業訓練,是否就萬事大吉?
在近期的一次大學領袖高峰會(Going Global)上,與會者就曾激烈辯論這個問題。有人大力主張把高等教育視同職業訓練,另一些人則反對高等教育偏向職業訓練,他們的論據也同樣有其道理。
贊成意見:世界經濟正轉為知識型經濟。要推動經濟發展,唯有靠高科技、高技術產業。納稅人的金錢應用得其所。因此,大學,尤其是由公帑支持的大學,它們的畢業生對於國民經濟應當有所貢獻。大學畢業生失業不利於社會穩定。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會感到不滿和憤怒,這是社會的隱患。
反對意見:協助就業與促進經濟繁榮,都不是高等教育的目標。高等教育更高的目標應是培養批判思考、全人發展和栽培領袖。高等教育如為經濟服務,就會偏重某些學科,如醫科、法律、工程、社會工作、教育等,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則會被忽略。培訓職業技能,可以並應當由職業訓練學校負責。事實上,某些國家的大學畢業生佔年輕人不足百分之三十,但職業訓練學校辦得很成功,在這些國家可找到良好的典範和成功例子。
寒風徹骨梅香鼻
我的看法是,培養年輕人成為知識淵博和技術熟練的員工、優秀管理者或新進企業家,這點絕對沒有錯,不過,在技能之外,價值觀、態度、世界性視野、同理心同樣重要。學生就業之前,無論是受僱還是自僱,大學應當努力令他們養成積極的工作態度、探討工作倫理、擴闊眼光、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這些品性不會自然出現。
調查蒐集僱主對新畢業生的看法和觀感。查問畢業生第一年的收入,以此為衡量高等教育是否成功的標準,我頗不以為然,但是,對於所謂「就業能力」卻值得深思,那是指準時、有禮、擅於與人合作、舉止得體等。我們的畢業生應當知道,工作有時候會沉悶、工時可能頗長、工作要求可能令人覺得不合理。然而,不經一番寒風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還有一件事是我們必須訓練學生的──毅力。年輕畢業生因為覺得「似乎行不通」而放棄鍾愛的事物和夢想,這種故事我聽過許多。年輕醫生、建築師、會計師、工程師為了較舒適的生活和較短的工作時間而轉換工作,這種例子我看過許多。有些年輕企業家經營自己的公司幾個月後,覺得找份穩定的工作,領份不錯的薪水,才是他們所想和所需的,聽到這種想法我覺得很失望。
大學教育不應等同職業訓練,其內涵更髙更廣。
(封面圖片:Flickr / CC / Gage Skidmore)
原刊於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網誌,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