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成為大學生採訪的熱門題目

每逢學期完結前,傳理系的學生會進行時事訪問。筆者多次獲學生訪問,當中不少是非體育系的學生。學生關心體育事務,感到開心和欣慰。

學生在忙於期末的功課和報告時,很多都要求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時事題目,然後進行資料搜集、分析、評論等。在資料搜集部分,也有很多同學喜歡找一些對題目內容有認識的專家或學者進行訪問,當中有錄音和攝錄。這也因為現在手機的進步,在現場訪問時也進行攝錄的處理,十分方便。因此,很多學生都會要求訪問時進行攝錄,方便他們在發表報告時,能夠讓其他同學觀看專家或學者在接受訪問時,對問題回應的親述過程。

非體育系的學生對體育的熱情

早前我已經接受了四次大學生的訪問,他們來自浸會大學及其他大學的非體育系學生,找我訪問的當然是有關體育的題目,包括有近期發生的遷拆灣仔運動場有關的題目,香港體育政策的問題和改善方法、體育場地和資源的管理和分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和發展等。

見到這些非體育系的同學也關心體育事務,當然感到開心和欣慰。因此,雖然工作忙碌,但也盡量抽時間去接受他們的訪問,但很可惜仍然錯失了兩三個訪問的要求,因為他們也等不及去遷就我的時間,這讓我感到可惜。

從訪問中,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們在訪問前都做足功課。包括認識有關題目的資料和部分傳媒報道過的消息,因此在設定問題時都能抓住要點,並且能夠追問一些較深入的問題。當然,部分他們所取得的資料是片面的,而且缺乏一些體育專業上的知識。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他們不是體育專科生,在體育專業知識上難以在短時間提升到理想水平,但他們對體育專題的求知熱情,值得我們的讚賞。如果有更多非體育系的同學,甚至中學生關心體育,香港整體體育文化也會提升。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