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桂冠論壇的誕生

2021年11月香港將舉辦首屆香港桂冠論壇。為了慶祝香港桂冠論壇的誕生,委員會將於今年5月14日於禮賓府舉行啟動禮。數名邵逸夫獎得奬人將會出席啟動禮以示支持。

2017年9月26日,我首次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身份出席邵逸夫獎頒獎禮。在頒獎禮上,五名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和數學科學的傑出科學家獲得表彰。他們都在學術和科學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他們的貢獻亦對人類文明和生活產生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由於我當時正為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訂定一個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推行科普教育,我問自己:我們如何能把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匯聚一堂,協助培育新一代的年輕科學人才?這念頭為設立香港桂冠論壇往後一年的工作揭起序幕。

我於2017年度邵逸夫獎頒獎禮上頒獎,右起為天文學獎得獎者西蒙‧懷特教授、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羅納德‧韋爾教授、數學科學獎得獎者亞諾什‧科拉爾教授和克萊爾‧瓦贊教授。另一位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伊恩‧吉本斯教授未能出席頒獎禮。
我於2017年度邵逸夫獎頒獎禮上頒獎,右起為天文學獎得獎者西蒙‧懷特教授、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羅納德‧韋爾教授、數學科學獎得獎者亞諾什‧科拉爾教授和克萊爾‧瓦贊教授。另一位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伊恩‧吉本斯教授未能出席頒獎禮。

因着已故邵逸夫爵士的遠見及慷慨,並得到已故邵夫人的不懈支持,邵逸夫獎於2002年成立,以表彰在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數學科學方面有突破性和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不到20年,邵逸夫獎已成為一項表揚人類文明最高成就的世界知名獎項。實際上,自2004年開始獲頒邵逸夫獎的近80位得獎人中,19位還獲得其他世界知名的國際獎項,包括12位同為諾貝爾獎得獎者、5位獲得菲爾茲獎,以及2位獲得阿貝爾獎。香港得天獨厚擁有自己的國際性獎項,而特區政府高度認同邵逸夫獎的願景: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素質,及豐富人類精神文明。

我於2018年度邵逸夫獎頒獎禮上頒獎,右起為天文學獎得獎者尚-盧‧普吉博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瑪莉-克萊爾‧金教授和數學科學獎得獎者路易‧卡法雷教授。
我於2018年度邵逸夫獎頒獎禮上頒獎,右起為天文學獎得獎者尚-盧‧普吉博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瑪莉-克萊爾‧金教授和數學科學獎得獎者路易‧卡法雷教授。

自2017年7月1日就任行政長官以來,我一直以發展創新及科技為施政重點。我們以少於兩年的時間,在不同範疇上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進展,包括增撥研發資源、發展新基建、建立科技集群等,並已撥款1000億港元以推行一系列措施。創新及科技要持續發展,培育人才和促進科普教育是重要的一環。

發展創新及科技是我的施政重點,因此我自2017年7月上任後已參觀及考察多個香港、內地及海外的科研設施。
發展創新及科技是我的施政重點,因此我自2017年7月上任後已參觀及考察多個香港、內地及海外的科研設施。

我相信要引發年輕一代對科學的熱情,最佳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有機會與最優秀的科學家直接交流和對話。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是舉辦世界級學術交流活動,以連繫當代和新一代科研領袖的理想地方。我即時想到把這個目標與邵逸夫獎結合起來。

要啟動這項工作,最好是先了解國際上其他類似論壇是如何籌辦的。我藉着早前在香港認識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主辦者及2018年6月出訪歐洲的機會,到德國林道參加了第68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在林道期間,除了出席林道大會的開幕典禮及歡迎酒會外,我亦與兩名諾貝爾獎得主同台就「科學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中國、美國、歐洲及其他──對創新的引領功能」這主題分享看法。青年科學家向得獎人提問及表達觀點時表現出的熱情和興趣,令我更相信舉辦一項類似活動,讓傑出科學領袖和青年科學家聚首一堂,將會是一件對香港極為有意義的事情。

2018年6月,我與諾貝爾獎得主Ferid Murad教授(左三)和Kurt Wüthrich教授(左二)在第68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的研討會中與青年科學家交流。
2018年6月,我與諾貝爾獎得主Ferid Murad教授(左三)和Kurt Wthrich教授(左二)在第68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的研討會中與青年科學家交流。

在林道期間,我與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基金會主席Jürgen Kluge教授見面,吸收籌辦林道年度大會的經驗,並與5位備受推崇、同為邵逸夫獎及諾貝爾獎的得主傾談。他們都十分歡迎香港以邵逸夫獎為基礎籌辦桂冠論壇的意念,令我感到十分欣喜和鼓舞。

我與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基金會主席Jürgen Kluge教授在林道會面。
我與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基金會主席Jrgen Kluge教授在林道會面。

我在林道與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邵逸夫奬的學者Michael Rosbash教授(左二)、Michael Young教授(我的右邊)和Robert Lefkowitz教授(左四)見面。
我在林道與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邵逸夫奬的學者Michael Rosbash教授(左二)、Michael Young教授(我的右邊)和Robert Lefkowitz教授(左四)見面。

我在林道期間亦與另外兩位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邵逸夫奬的學者──Bruce Beutler教授(右一)和Jules Hoffmann教授(左一)見面。
我在林道期間亦與另外兩位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邵逸夫奬的學者──Bruce Beutler教授(右一)和Jules Hoffmann教授(左一)見面。

世界級的學術界盛事

在剛成立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協助下,有關香港桂冠論壇的籌備工作在我發表了2018年《施政報告》後隨即展開。在得到李兆基基金慷慨地為論壇提供全數贊助,以及邵逸夫獎基金會和一群理念相同人士的支持下,我們得以迅速推展這項計劃。2019年4月,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委員會)成立,負責籌辦論壇。委員會董事會由唐偉章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上任校長)擔任主席,成員包括:陳偉文先生(代表邵逸夫獎基金會)、鄭慕智博士、范徐麗泰女士、范鴻齡先生、馮國經博士、林高演博士(代表李兆基基金)、李家誠先生(代表李兆基基金)、唐家成先生、徐立之教授、任志剛先生及楊綱凱教授。為了預留足夠時間籌辦這個世界級的學術界盛事,並從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在內)招募青年科學家,委員會決定於2021年11月舉辦首屆香港桂冠論壇。

論壇的籌備工作開展非常順利。2019年1月,我親自去信所有邵逸夫獎得奬人,向他們介紹香港桂冠論壇,並邀請他們表達是否有興趣出席2021年首屆論壇。我們對於所收到的熱烈回應感到欣喜雀躍。到現時為止,超過三分之二的得奬人表明有興趣出席論壇,當中有六位同為諾貝爾獎得主及兩位同為菲爾茲獎得主。我對一些得奬人給予我們的勉勵說話感到份外感動:

「在邵逸夫獎成立近20年後舉辦這項活動,實在是絕佳的想法。這些桂冠大會能進一步提升邵逸夫獎的名聲,亦可為向世界推廣科學作出貢獻。」Henryk Iwaniec教授(2015年度數學科學奬)

「我對於2016年來港有着美好回憶。我很高興再次出席來討論科學。」Adrian Bird教授(2016年度生命科學與醫學奬)

香港桂冠論壇亦將會是一個鼓勵跨文化交流的國際性平台,因此,我們正與其他類似性質的機構建立聯繫。海德堡桂冠論壇基金會是我們首個國際夥伴。近似林道大會,海德堡桂冠論壇是一個科學活動,每年在擁有德國歷史最悠久大學的城市海德堡舉行,讓最著名的數學及計算機科學奬的得獎者與青年科學家對話。當我今年1月與基金會董事總經理Ruth Wetzlar女士見面時,她欣然提出在首屆香港桂冠論壇舉行講座,由一些本身同為邵逸夫獎得奬人及菲爾茲獎/阿貝爾獎得奬者主講。

我在今年1月於香港舉行向數學獎和電腦科學獎得主致敬的晚宴上致送紀念品給海德堡桂冠論壇基金會董事總經理Ruth Wetzlar女士。
我在今年1月於香港舉行向數學獎和電腦科學獎得主致敬的晚宴上致送紀念品給海德堡桂冠論壇基金會董事總經理Ruth Wetzlar女士。

在得到本地和海外的熱情支持,我很高興地宣布香港桂冠論壇經已誕生!

為了慶祝香港桂冠論壇的誕生,委員會將於5月14日於禮賓府舉行啟動禮。數名邵逸夫獎得奬人將會出席啟動禮以示支持。大學校長、科研機構及主要教育團體代表、行政會議及立法會議員、本地青年科學家等,以及傳媒代表將被邀出席啟動禮。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項目的開始。我希望藉此機會向邵逸夫獎基金會、李兆基基金、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主席和委員,以及邵逸夫獎得奬人所給予的鼓勵和支持致謝。期望大家能攜手讓香港桂冠論壇成為為人類增進對科學進一步認識和豐富人類文明作出貢獻的典範。

林鄭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