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創新「跳出框框」 經濟發展新成效

數碼人民幣必然可以刺激國家本土內銷市場,促進內循環經濟發展。可是實際成效仍觀乎內地創新政策如何配合。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剛過去的上海「2020浦東金融峰會」中作主題演講,內容環繞顛覆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他以智能手機改變了我們傳統使用電話的習慣,並帶來市場新價值為例子。

企業用「ABCD」技術 互聯網主導經濟

事實上,互聯網自面世至今,創造了不少顛覆性創新產品,深深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例如社交網絡改變了我們在信息溝通、看電視、聽音樂的日常生活文化,無現金支付則改變了我們購物、出行等的模式。這些例子都反映出顛覆性創新為人類帶來的好處,以及對全球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各國不容忽視。然而,政府若要有效地推行顛覆性創新,必須與時並進,並且顧及現今網絡世代的創新文化。

現今在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支撑下,「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Thomas Friedman),國與國之間的物理邊界在虛擬世界中慢慢消失,經濟趨向全球化。有專家預測,未來的商務將會逐漸「去中央化」,數碼化的中小型企業將會日益增加,企業將會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統稱ABCD)技術,透過互聯網來主導全球經濟發展。

去中央化顛覆了傳統20:80由上至下(Top Down)的市場規則,改變成為80:20由下至上(Bottom Up),即八成人決定兩成人的市場需求。中小企要突圍而出,必須做好創新,而且需要顛覆性創新,才能在平地上冒出頭來。顛覆性創新將會是世界發展的大潮流,而其源頭始於新世代的網絡原居民。然而,在當今世界,金融經濟掛帥,如何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創新,一直以來都是各國各地社會煩惱不已的問題。

顛覆性創新需要年輕人跳出思想框框(Think out of the box),例如已故「蘋果教父」喬布斯開創的蘋果智能手機系列,就非常反傳統。

政策制定者 亦需跳出框框

要促成顛覆創新,除了年輕人外,政策制定者(包括官、產、學、研各界)同樣需要跳出思想框框。若然兩者能好好互相配合,創新便能相得益彰,效果事半功倍。可惜政策制定者往往採用傳統思維行事,自然會窒礙年輕人的創作自由,跳不出思想框框。

跳出框框思維無疑風險極高,所以創新活動一勝九敗是常態。因此,年輕人要學懂「在失敗中前進」(Fail forward),懂得盡快失敗,然後盡早以最低成本找出錯處,重新出發。同樣地,創新政策亦要適當地配合,需包容失敗,可是傳統企業的創新投資文化甚為短視,只會接受高回報率(ROI)的投資項目。始終「早失敗早前進」才是創新之道,官、產、學、研各界在制定政策時,需考慮這潛規則。同出一轍地,創新政策亦不容過分保護年輕人,持續地「用匙餵食」(spoon feed),導致他們變成「伸手派」,一旦遇上失敗時只懂怨天尤人,無力翻身。

上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中共第19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當中目標之一,正是提升創新能力,在國家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外界預測,未來五年(2021-2025年)中央政府將會廣泛推行「數碼人民幣」,並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試點之一,先行先試,然後推展至全國通用。

推動數碼人幣 勿因循守舊

數碼人民幣必然可以刺激國家本土內銷市場,促進內循環經濟發展。觀乎內地電子支付系統(例如微信支付)自十多年前面世以來,製造了不少創新應用程式(例如滴滴出行、大眾點評等),創造了無限商機之餘,亦使人民日常生活更加便捷。數碼人民幣是中央銀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流通量將遍布全國,因此極具創新應用潛質,有待發掘。

然而,金融機構在推動「數碼人民幣」時不宜過分因循守舊,沿用傳統金融機制,否則「數碼人民幣」便不能跳出現有框框,局限業界發揮其潛在價值。怎樣有效地運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經驗及一國兩制的優勢,讓它擔當數碼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應如何與深圳合作,合力推動數碼人民幣全球化等,都是政府和金融機構的重要任務。總的來說,數碼人民幣如何創新地創造國內及國際雙循環經濟新常態,包括其拓展、實驗、推行、治理等,是很值得各持份者好好思考的課題。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